产业发展必须立足本地区的资源禀赋、地理区域、市场前景、交通条件等因素进行合理部署,在打造产业示范点时要做到标准化建设、辐射性带动、长效性服务,做到真示范。
葡萄基地。云南网记者 博达 赵丹娟 摄。
作者:杨政忠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承德考察时强调:“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坚持精准发力,立足特色资源,关注市场需求,发展优势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更多更好惠及农村农民。”笔者认为,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产业发展就必须要立足本地区的资源禀赋、地理区域、市场前景、交通条件等因素进行合理部署,特别是在打造产业示范点时要做到标准化建设、辐射性带动、长效性服务,做到真示范。
因地制宜,加强标准化建设。产业示范点的建设要重视标准化,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产业挑选、场地建设、运输物流、市场营销、管理模式、财务管理、人员设置等环节都要做到标准化,只有保证标准化的建设和精细化的管理才能有效评估出示范点产生的效益;才能准确摸清示范点的优势和劣势;才能为示范点的瓶颈突破找到有效“药方”;才能总结出示范点的经验,对示范点的推广规模、推广条件、推广要素做到心中有数、心知肚明。
整体推进,强化辐射性带动。产业示范点的建设,不是政绩工程,不是绣花枕头,也不是终点,而是产业发展的突破口、试验地。产业示范点建设是产业发展的起点,要用示范点的经验进行推广辐射,带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让产业示范点变成产业合作社,让群众在参与中学技术、学管理、求合力、求发展。产业合作社不仅能让群众增收致富,更重要的是能让群众接受教育、管理,亲身感受党和政府的温暖,更全面地体会到国家的惠民政策。
健全机制,深化长效性服务。成熟的示范点要成为合作群众的指导站、服务站,成为产业发展的“口袋书”,要做到贴心服务、跟踪问效,及时掌握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并进行一一化解,让产业扎根群众,让口碑出自乡音。行业部门也要对所属示范点的要素进行常态化指导,让示范点成为发展产业的指南针,群众增收的起跑线,让产业走远走实。产业合作社要通过有效增收来提升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觉悟,凝聚起最大的合力,有力有序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
产业示范点是地方产业发展的样版,既是群众增收致富的希望,更是教育群众的平台。建设产业示范点必须深入调查研究,慎之又慎,不能无疾而终,更不能以打造亮点的幌子哗众取宠,产业示范点要做到真示范,群众要有真收益。
相关链接:
12.【“彩云杯”网评大赛】“产业强滇”离不开高质量营商环境
17.【“彩云杯”网评大赛】以创新驱动为产业强滇提供核心动能
19.【“彩云杯”网评大赛】“强物流”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54.【“彩云杯”网评大赛】落实“一线工作法”关键在念好“一”字决
55.【“彩云杯”网评大赛】下好职教“先手棋” 打好强滇“主动仗”
63.【“彩云杯”网评大赛】善用“xyz”理论助力基层干事创业
75.【“彩云杯”网评大赛】用好“+”字针法 织就乡村振兴新景图
77.【“彩云杯”网评大赛】以“巩固住再往前走”加速乡村振兴
104.【“彩云杯”网评大赛】提振“银发经济” 开拓新增长点
107.【“彩云杯”网评大赛】优化营商环境需要“敢为、有为、善为”
109.【“彩云杯”网评大赛】建强基层“头雁”队伍助推乡村加速跑
111.【“彩云杯”网评大赛】让陶艺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擦出亮眼火花
117.【“彩云杯”网评大赛】漫评:互联网+放管服,云南差在哪里?
118.【“彩云杯”网评大赛】“准实快”激活产业强滇数字引擎
123.【“彩云杯”网评大赛】发力安全应急产业 打造新增长点
146.【“彩云杯”网评大赛】产业兴滇“联姻”乡村振兴让1+1>2
154.【“彩云杯”网评大赛】借船出海 推动更多云企“走出去”
158.【“彩云杯”网评大赛】视评:去不了远方?在老地方探索新世界
159.【“彩云杯”网评大赛】打通“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通道
166.【“彩云杯”网评大赛】跟进监督助力优化营商环境跑出加速度
167.【“彩云杯”网评大赛】把对“百亿项目”的期待转化为发展合力
175.【“彩云杯”网评大赛】常破“心中贼” 当好“实干家”
180.【“彩云杯”网评大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需做好加减乘法
192.【“彩云杯”网评大赛】打通农业产业链“最先和最后一公里”
193.【“彩云杯”网评大赛】让半山酒店成为健康生活目的地下一站
200.【“彩云杯”网评大赛】打造一流花卉产业关键靠“三品”
203.【“彩云杯”网评大赛】打出“连环招”让市场主体转起来
215.【“彩云杯”网评大赛】走好群众路线 推动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223.【“彩云杯”网评大赛】走好“让农产品“出圈”助推乡村振兴
228.【“彩云杯”网评大赛】以“作风革命”之剑破“官僚主义”之风
229.【“彩云杯”网评大赛】“七日无理由退货”就是营商好风景
234.【“彩云杯”网评大赛】推进“党建+光伏” 共享“阳光收益”
237.【“彩云杯”网评大赛】用活三类主体破解乡村振兴“密码”
239.【“彩云杯”网评大赛】培育“先农民后院士”情怀助力产业强滇
245.【“彩云杯”网评大赛】用好“三支笔” 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246.【“彩云杯”网评大赛】激发“昆明之变”中“链长制”的关键力量
247.【“彩云杯”网评大赛】以己为“柴”给乡村振兴加把“火”
253.【“彩云杯”网评大赛】用“一碗水”为产业强滇助力添柴
256.【“彩云杯”网评大赛】让“新农人”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260.【“彩云杯”网评大赛】优化营商环境要谨防干部变“小趴菜”
268.【“彩云杯”网评大赛】以“硬约束”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
彩云网评所登载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关注彩云网评,投稿邮箱yncywp@163.com,稿费从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