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优化营商环境的着力点,精准把握企业的“痛点”“难点”“堵点”,主动想在前面、做在前面,持续优化服务,努力破解难题。
作者:孔德柱
发展经济,拼的就是营商环境。作为后发展和欠发达地区的云南来说,只有找准优化营商环境的着力点,精准把握企业的“痛点”“难点”“堵点”,主动想在前面、做在前面,持续优化服务,努力破解难题,才能建设一流营商环境,真正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摒弃“旁观者”心态。相对于资源禀赋这些“硬”条件,营商环境经常被视为“软”因素。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提升营商“软实力”,并不仅仅是哪一个单位和部门的事,可以说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乎营商环境。要知道,每个人都是营商环境的塑造者,无论是一个高效便捷的流程,还是提供一次温暖人心的优质服务都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加分项”。反之,任何一处不起眼的“玻璃门”“潜规则”都可能对营商环境造成损害。我们只有摒弃“旁观者”心态,争当优化营商环境的参与者和塑造者,从细节入手、从细处发力,通过一言一行的实际行动才能营造出“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乎营商环境、处处彰显营商环境”的良好氛围。
提供“全周期”服务。对企业来说,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须臾不能缺少。但营造一个和谐高效便捷的营商环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积累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发挥“店小二”精神,提供“一站式”“保姆式”“全周期”服务。决不能虎头蛇尾,一引了之,在项目落地加工、投产保障等后续服务方面“慢半拍”“掉链子”。引进来只是第一步,精心做好“后半篇文章”,推动项目落得下、建得好才是关键,要树立“政府围着企业转、企业有事马上办”服务意识,当好“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提供全链条跟踪、全过程保姆式“贴身服务”,变“企业找上门”为“服务送上门”最大限度解决企业发展遇到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成长沃土。
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不仅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发展动力的关键之举,更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府服务,便民利企的重要举措。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围绕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对取消和下放审批事项要同步落实监管责任和措施。要坚持问题导向、企业满意导向,对标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在主动倾听市场主体和群众呼声基础上,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持续提升“一网通办、一次办成”政务服务效能,确保“放”的效果持续显现,“管”的制度不断健全,“服”的体系不断完善,努力让企业安心兴业,让群众方便办事。
营商环境是生产力,更是竞争力。我们只有聚焦重点和关键,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精准发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激发市场活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才会行稳致远。
相关链接:
12.【“彩云杯”网评大赛】“产业强滇”离不开高质量营商环境
17.【“彩云杯”网评大赛】以创新驱动为产业强滇提供核心动能
19.【“彩云杯”网评大赛】“强物流”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54.【“彩云杯”网评大赛】落实“一线工作法”关键在念好“一”字决
55.【“彩云杯”网评大赛】下好职教“先手棋” 打好强滇“主动仗”
63.【“彩云杯”网评大赛】善用“xyz”理论助力基层干事创业
75.【“彩云杯”网评大赛】用好“+”字针法 织就乡村振兴新景图
77.【“彩云杯”网评大赛】以“巩固住再往前走”加速乡村振兴
彩云网评所登载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关注彩云网评,投稿邮箱yncywp@163.com,稿费从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