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注重因地制宜,看到其它地方发展某种产业好,就不管当地适合不适合,盲目跟风、一哄而上,那么发展产业不仅不能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还会无端消耗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
作者:余春龙
近年来,云南省始终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开拓新的经济发展路径,不断优化产业结构,走出了一条产业强滇之路。
然而,在发展产业的过程中,如果不注重因地制宜,看到其它地方发展某种产业好,就不管当地适合不适合,盲目跟风、一哄而上,那么发展产业不仅不能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还会无端消耗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因此,在发展产业中因地制宜很关键,各地各部门都要更加重视。
各地在发展产业中要做好前期调研文章,找出当地适合发展什么、不适合发展什么。要科学把握各地差异和特点,找准自身环境气候,体现乡土风情,做好与当地地理条件相符合、相适应的建设规划,因地制宜发展当地产业。比如,在云南山地较多的乡镇,不可盲目跟风打造特色小镇或跟风种植不适合的农作物。各地党委政府要深入实地走访、细化精准调研、扎实科学论证,在尊重乡镇地理条件、尊重群众意愿、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当地现代特色效益农业;要经过群众集体讨论、民主决策之后,再确定上马产业,切忌违背当地的实际情况,拍脑袋决策。
各地要打好“特色牌”,要更加注重结合当地自身特点、因地制宜地进行发展。各地应当挖掘当地特有的文化内涵,充分发挥当地的地理条件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山上经济、林下经济、水中经济、气候经济等,让老百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边吃边”。要结合云南山区较多的特点,大力发展现代山区特色高效农业,培育壮大山区优势特色产业,确保山区群众稳定增收、持续致富。要结合云南山美水美和少数民族较多的特点,深挖少数民族文化特色,多样化发展休闲农业和旅游产业,走好差异化发展道路,避免千篇一律。同时,也要抓好品牌培育,努力把云南产业品牌做大、叫响以品牌引领产业优化,把各具特色的地域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破解同质竞争和增产不增收困境,从而促进产业结构、品牌结构全面优化。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是致富的主要依托。云南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气候条件独特,发展特色产业潜力巨大,只要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定能实现强滇目标。
相关链接:
12.【“彩云杯”网评大赛】“产业强滇”离不开高质量营商环境
彩云网评所登载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关注彩云网评,投稿邮箱yncywp@163.com,稿费从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