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以及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要谱写产业强滇的辉煌新篇章,必须立足实际,做好加减乘除,把云南独特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开放优势转化为强大的发展动能。
作者:何冠军
云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推进产业强省建设,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产业培育、产业招商引资和营商环境建设上,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未来产业加快布局。”
近年来,云南全力推进产业强省建设,产业发展加快转型,绿色产业快速崛起。2021年底,全省绿色能源装机突破9500万千瓦,绿色铝硅成长为新的千亿级产业,能源工业增加值增长11.2%。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8.4%,绿色食品重点产业综合产值增长12%,绿色发展优势愈发显现。
但是,云南整体上仍是后发展和欠发达地区,制造业产业层次偏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滞后,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现代产业体系尚不健全,民营经济发展不充分,市场化程度不高,营商环境需要大幅提升。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以及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要谱写产业强滇的辉煌新篇章,必须立足实际,做好加减乘除,把云南独特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开放优势转化为强大的发展动能。
改革供给做“加法”。以扩大有效供给和中高端供给为目标,围绕绿色能源、绿色先进制造业、绿色食品、文化旅游等优势传统产业,聚焦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全产业链优化升级传统产业,培育壮大生物医药、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节能环保、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建设中国绿色铝谷、光伏之都,创建绿色能源和绿色制造融合发展示范区,打造国际康养旅游示范区,促进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不断为云南高质量发展增添新活力。
卸掉包袱做“减法”。以减少低端和无效供给、降低实体经济成本为目标,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减掉“虚胖虚火”,严控高耗能、高排放、低附加值的行业产能总量,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保护生态环境,为经济发展留出新空间。同时,要认真落实组合式减税降费政策,以政府收入的“减法”赢得企业效益的“加法”和市场活力的“乘法”,有力助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正确处理放权与发展的关系,坚决把政府该放的权力放到位,在放权中改进管理、提升服务,为高质量发展加油护航。
创新赋能做“乘法”。加快创新型云南建设,加大财政对科技的投入,完善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措施,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促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催生跨越发展新动能。促进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理顺体制,科学规划,加快基础设施“七通一平”和公共服务配套,大力培育绿色低碳和零碳循环产业园区,不断提高园区“亩均效益”,以聚集效应促进产业快速发展。
双向发力做“除法”。围绕扩大分子、缩小分母,牢固树立产业第一的理念,坚持“政府围着企业转,企业有事马上办”,聚焦促进市场主体倍增,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打造“云南效率”“云南服务”“云南诚信”,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全面激发企业家和各类主体创业的热情,让一切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相关链接:
彩云网评所登载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关注彩云网评,投稿邮箱yncywp@163.com,稿费从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