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古生村。秦蒙琳 摄。
作者:杨镇瑜
旅游是不冒烟的产业。发展旅游业,云南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云南是旅游大省,大到几乎撑起了云南经济的半边天。云南海拔从50米到5000多米,多元的立体气候、壮莽的山河、绚丽的民风,拥有除了沙漠和海洋之外的几乎所有旅游资源。植物资源动物资源丰富到超乎想象,笔者在山底下随手拍得的几株瘦草,用心一查居然都是中药,溪流边的两只白鹇“相亲相爱”,也会当着游客面旁若无人地大撒狗粮。
坐拥旅游“富矿”的云南早已成为外省人甚至外国人心中神秘的期待,但只想“挣快钱”的云南景区依然存在,部分建设盲目跟风,动不动就“大风车郁金香”“玻璃桥鲜花谷”,生搬硬套的“引进”随处可见;旅游服务标准不清晰,旅游产品特点不鲜明等,对云南旅游的转型升级带来很大制约。
那么,云南旅游应如何破解桎梏,最终实现从旅游大省到旅游强省的涅槃重生?笔者认为,全面转型升级是全省旅游高质量发展的不二法门。
首先应强化旅游定位。全省各地景区都应找准自己的旅游定位,摸清“家底”,制定一张“旅游菜单”,对本地旅游资源进行认真梳理,突出本地特色,强化服务标准,再通过权威机构的引导、包装和推介,将云南旅游资源“规范化”“品牌化”。
其次要加大旅游投入,升级旅游产品,从粗放型管理到精细化“深耕”,强化旅游体验感,强化“吃住行游购”各个环节的无缝对接,做到客人进的来、留的住、玩的好,农副产品带的走。加大土特产品升级力度,推出一批有云南文化元素支撑的网红产品。
第三是要继续整治旅游乱象。这两年,省政府对旅游行业的整治力度不可谓不大,可类似“低价团”这种“旅游垃圾”依然一定程度存在。要深挖问题根源,积极从源头上进行治理。加大旅游监管力度,实行“一票否决”,真正让云南成为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一个来了还想再来的地方。
第四是加大旅游推介力度。旅游推介既要有大手笔,更要能接地气。让云南旅游“面目可亲”,多点儿“人情味儿”,因为旅游的本质是体验,是一个细水长流的“慢活儿”。
旅游全面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国计民生,涉及千家万户,需要政府部门和旅游从业者的共同努力。从旅游规划,到政策制定,到实施监管,都要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同时,云南是云南人的云南,更是中国的云南,世界的云南。统一旅游服务标准,突出旅游个性特色,让旅游转型升级成为为云南旅游崛起助推器。
至此,云南旅游行业再起飞,让我们共同拭目以待!(作者系云南作家)
相关评论:
1、【“彩云杯”网评大赛】擘画产业升级蓝图 为高质量发展插上腾飞双翼
3、【“彩云杯”网评大赛】奋力谱写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云南篇章
4、【“彩云杯”网评大赛】“大产业+大流通”让云南发展既“好”更“快”
5、【“彩云杯”网评大赛】现代化产业体系,云南高质量跨越发展的强大引擎
6、【“彩云杯”网评大赛】产业强省!扩总量,促转型,开启新引擎
12、【“彩云杯”网评大赛】谋实产业之路 绘就云南发展新画卷
13、【“彩云杯”网评大赛】民族团结为高质量发展集聚智慧力量
17.【“彩云杯”网评大赛】“数字云南”让非遗在“云端”绽放
20.【“彩云杯”网评大赛】:用铁的纪律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护航
21.【“彩云杯”网评大赛】民族团结之花绽放 谱写高质量发展画卷
23.【“彩云杯”网评大赛】打好绿色牌,谱写云南“醉美文章”
25.【“彩云杯”网评大赛】立足“双循环”打响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
26.【“彩云杯”网评大赛】数字文旅融合 让人遇见“最美云南”
28.【“彩云杯”网评大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 汇聚发展磅礴力量
29.【“彩云杯”网评大赛】像石榴籽一样抱在一起 同心共奏发展曲
31.【“彩云杯”网评大赛】“干”为笔 “实”为纸 谱写好中国梦云南篇章
32.【“彩云杯”网评大赛】做好“六稳”“六保”提速跨越式发展
33.【“彩云杯”网评大赛】守好生态“三色线”助力高质量发展
39、【“彩云杯”网评大赛】挖掘“知青文化”IP 激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
47、【“彩云杯”网评大赛】以“美丽县城”为依托助力云南崛起
51、【“彩云杯”网评大赛】科学解读“以人为本” 推动可持续发展
55、【“彩云杯”网评大赛】推进四战略 答好旅游高质量发展考题
57、【“彩云杯”网评大赛】“兴边富民”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63、【“彩云杯”网评大赛】“实”字当头,闯出兴边富民新天地
彩云网评所登载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关注彩云网评,投稿邮箱yncywp@163.com,稿费从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