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戴荣里
远征军文化是抗日战争时期可歌可泣的抗战文化。其历时三年三个月,不仅留下了令国内民众唏嘘的军人故事,也有军民合作修理滇缅公路的业绩,还有南洋华侨机工报效国家的动人故事,更有中缅、中英、中美、中印合作抗日的辉煌历史。回顾七十年前的这段历史,人们可以从历史书籍、电影里,也可以从当地文物景点中感受触摸到,这些抗战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顽强不屈,展示了一个时代的真实故事,也展示了国际合作的巨大生命力。
毋庸讳言,这些具有纪念意义的建筑物,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气势,还没有构成爱国教育的旅游整体线路,也没有打通历史和现代国际血脉的互相联系,还没有将其与民族统一大业和世界共同体思想整合为一体。
从现有规模看,云南远征军文化工程,还没有形成系统性构建。各地建设的纪念馆,分别有所侧重,如腾冲侧重于抗日将士的宣传,瑞丽强化了南洋机工的宣传,但笔者认为缺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整体性宣传推广考量。历史文化从来就是有机整体,云南作为抗战大后方,自有其战略上的重要意义。弘扬远征军精神,就是弘扬民族自强、抵御外辱的文化。纪念景点的建设既要有所侧重,又要有整体感,历史文化要与自然风景相结合,抗战教育也要和经济发展相联系。整合保山、德宏、怒江等历史文化线路,做到参观有景点,学习有历史,传承有章法,实现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的相互交融。
重塑远征军的历史,要有具体项目支撑。如边关小镇畹町镇,抗战结束点就在畹町,谈起抗战,历来有“北有卢沟桥,南有畹町桥”的说法。而今,这两座桥,只注重了文化、历史符号点化建设,而缺少现代经济发展意义上的拉动式开发考量。云南腾冲和顺小镇的开发,就值得畹町借鉴。把畹町镇的历史风韵开发出来,更要把远征军的抗战文化开发出来,使畹町成为边关小镇的样板、抗日文化的纪念、滇缅公路的重镇、民族风情的展示点……通过远征军文化点线面结合的弘扬,来宣传爱国主义精神,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远征军是国际合作的代表,也应注重远征军文化国际合作精神文化内涵的挖掘。中缅、中美等国,抗战时在滇缅公路涌现了更多壮美的故事。历史纪念不要成为当年参与者的个体活动,而应成为国际间长期友好交流的纽带。注重发挥协会和民间收藏人士作用,打造相邻国家远征军文化交流的频次和规模,从而促进经济贸易交流。远征军文化的开发要和驼峰航线“飞虎队文化”,中缅“胞波文化”等相结合,挖掘传统历史为当代所用,利用参与者及其后代的密切沟通,带动和增强国际间的交流,把远征军文化与中国所推崇的“一带一路建设”、“全球命运共同体”结合起来,形成新时代互融互助的利益共同体。
远征军文化,是中华男儿热血疆场的真实写照。反映了国人在抗击外族入侵过程中所表现的民族血性。其现实意义还在于:为了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团结统一的重要性!对反对台独、促进祖国统一也有其当代价值!(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相关评论:
1、【“彩云杯”网评大赛】擘画产业升级蓝图 为高质量发展插上腾飞双翼
3、【“彩云杯”网评大赛】奋力谱写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云南篇章
4、【“彩云杯”网评大赛】“大产业+大流通”让云南发展既“好”更“快”
5、【“彩云杯”网评大赛】现代化产业体系,云南高质量跨越发展的强大引擎
6、【“彩云杯”网评大赛】产业强省!扩总量,促转型,开启新引擎
12、【“彩云杯”网评大赛】谋实产业之路 绘就云南发展新画卷
13、【“彩云杯”网评大赛】民族团结为高质量发展集聚智慧力量
17.【“彩云杯”网评大赛】“数字云南”让非遗在“云端”绽放
20.【“彩云杯”网评大赛】:用铁的纪律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护航
21.【“彩云杯”网评大赛】民族团结之花绽放 谱写高质量发展画卷
23.【“彩云杯”网评大赛】打好绿色牌,谱写云南“醉美文章”
25.【“彩云杯”网评大赛】立足“双循环”打响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
26.【“彩云杯”网评大赛】数字文旅融合 让人遇见“最美云南”
28.【“彩云杯”网评大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 汇聚发展磅礴力量
29.【“彩云杯”网评大赛】像石榴籽一样抱在一起 同心共奏发展曲
31.【“彩云杯”网评大赛】“干”为笔 “实”为纸 谱写好中国梦云南篇章
32.【“彩云杯”网评大赛】做好“六稳”“六保”提速跨越式发展
33.【“彩云杯”网评大赛】守好生态“三色线”助力高质量发展
39、【“彩云杯”网评大赛】挖掘“知青文化”IP 激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
47、【“彩云杯”网评大赛】以“美丽县城”为依托助力云南崛起
51、【“彩云杯”网评大赛】科学解读“以人为本” 推动可持续发展
55、【“彩云杯”网评大赛】推进四战略 答好旅游高质量发展考题
57、【“彩云杯”网评大赛】“兴边富民”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彩云网评所登载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关注彩云网评,投稿邮箱yncywp@163.com,稿费从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