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风景带来好“钱景”。云南网记者 黄翘楚李垚沛 张正霖 陈垚 摄。
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姜才凤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云南的宝贵财富,也是全国的宝贵财富,一定要世世代代保护好,并明确要求云南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今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考察云南时指出,云南是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承担着维护区域、国家乃至国际生态安全的重大职责。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必须要守好生态“三色线”,让美丽的云南在绿水青山中实现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飞跃发展。
保护好绿水青山,守牢生态发展“红线”。生态“红线”,敏感脆弱碰不得。保护好绿水青山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守牢生态发展“红线”,做到树立红线意识、制定红线规矩、明确红线责任。云南山水美丽,处处是生态,可以说守牢生态“红线”走在前头。7月1日,《云南省创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促进条例》施行,规定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明确了创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责任主体、保障监督和法律责任。这一《条例》的实施,是红线意识、红线规矩、红线责任的彰显,让守生态“红线”有了保障、有了责任、有了监督,保护好绿水青山无后顾之忧。
运作好绿水青山,协调生态发展“绿线”。“打造世界一流的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这是云南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战略部署的基础之一。这“三张牌”就是生态“绿线”,是民生福祉。云南资源丰富,生态突显。如何利用好已有的生态,协调推进生态发展这条“绿线”?这是当务之急。生态发展“绿线”的协调推进必须立足当前、立足高质量发展、立足民生福祉、立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要求”、立足美丽中国云南建设、立足实现中国梦进行谋划,这样才能让生态“绿线”更长,环境“绿线”更好,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才会越来越高。还要运作好绿水青山,让生态发展“绿线”更协调,做到点面结合,线面互衬,揉线织面,形成生态链、生态面,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充分发挥展示生态“绿线”的巨大作用。
开发好绿水青山,创造生态发展“金线”。生态“金线”,牵引未来需创新。如何开发好“绿水青山”以保永续发展,如何进行创新,创造出一条生态发展“金线”,让美丽云南在生态发展中用“金线”牵引未来走得更远更好更快,这就需要有新理念、新技术、打造新生态,要通过智慧管理、智慧政务、大数据、云计算等等打造建立智慧云南,这是构建云南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题中要义,可以依托云南的绿色能源产业、数字经济产业、新材料产业进行智慧云南打造。让绿水青山成为永续发展的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云南正抱着满怀“绿水青山”跨步在“金山银山”之路,“两山”齐立,人民幸福,美丽云南在绿水青山中定能高质量飞跃发展。
相关评论:
1、【“彩云杯”网评大赛】擘画产业升级蓝图 为高质量发展插上腾飞双翼
3、【“彩云杯”网评大赛】奋力谱写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云南篇章
4、【“彩云杯”网评大赛】“大产业+大流通”让云南发展既“好”更“快”
5、【“彩云杯”网评大赛】现代化产业体系,云南高质量跨越发展的强大引擎
6、【“彩云杯”网评大赛】产业强省!扩总量,促转型,开启新引擎
12、【“彩云杯”网评大赛】谋实产业之路 绘就云南发展新画卷
13、【“彩云杯”网评大赛】民族团结为高质量发展集聚智慧力量
17.【“彩云杯”网评大赛】“数字云南”让非遗在“云端”绽放
20.【“彩云杯”网评大赛】:用铁的纪律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护航
21.【“彩云杯”网评大赛】民族团结之花绽放 谱写高质量发展画卷
23.【“彩云杯”网评大赛】打好绿色牌,谱写云南“醉美文章”
25.【“彩云杯”网评大赛】立足“双循环”打响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
26.【“彩云杯”网评大赛】数字文旅融合 让人遇见“最美云南”
28.【“彩云杯”网评大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 汇聚发展磅礴力量
29.【“彩云杯”网评大赛】像石榴籽一样抱在一起 同心共奏发展曲
31.【“彩云杯”网评大赛】“干”为笔 “实”为纸 谱写好中国梦云南篇章
32.【“彩云杯”网评大赛】做好“六稳”“六保”提速跨越式发展
33.【“彩云杯”网评大赛】守好生态“三色线”助力高质量发展
39、【“彩云杯”网评大赛】挖掘“知青文化”IP 激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
40、【“彩云杯”网评大赛】用“不打烊”服务为自贸试验区赋能
彩云网评所登载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关注彩云网评,投稿邮箱yncywp@163.com,稿费从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