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渝西锋光
5月24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湖北代表团审议。习近平强调,要坚持整体谋划、系统重塑、全面提升,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提升疫情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健全重大疫情救治体系,完善公共卫生应急法律法规,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着力从体制机制层面理顺关系、强化责任。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公共卫生安全意义重大。坚持整体谋划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就是要坚持“全国一盘棋”,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进一步提升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风险能力。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传播势头之所以很快得以有效遏制、疫情防控之所以很快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关键就在于党中央将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全国一盘棋”进行统筹整体谋划,集中统一优质资源、在全国实施起卓有成效的联防联控。
疫情防控是一场大考。尽管目前来看,我国经受住了疫情的考验、在这场考试中获得不错的分数,但是暴露出来的一些公共卫生体系上的短板和不足,需要我们正视问题,加大改革力度进行系统重塑。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上,点明我国在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当中存在弊端。以改革的思维抓紧抓实系统重塑,既要不断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还要加快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健全统一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进而全面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基层公共卫生安全防范是最容易出问题的薄弱之处,也是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最为紧密之处。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既是提醒我们要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慎终如始持续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决不能让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前功尽弃;也是要求我们要精准施策,用好精细的绣花功夫,进一步夯实联防联治的基层基础。全面提升公共卫生安全防范能力,一方面需要从每一名个体的“小我”做起,持续开展健康知识普及,养成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提升每个“小我”的个人预防能力。另一方面,需要在每座城市的“大我”上做好创新文章,比如把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的各个环节,适应每座城市“大我”城镇化快速发展、人口密集集中等需求,加快建设城市公共卫生体系并持久开展人居环境整治。
公共卫生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事关社会政治大局稳定,党中央对此高度重视,体现出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殷殷关切。各地各级政府更应坚持整体谋划、系统重塑、全面提升,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勇于担当强化责任,齐心协力为如期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公共卫生安全防护网。
相关评论:
彩云网评所登载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关注彩云网评,投稿邮箱yncywp@163.com,稿费从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