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像对待食品一样,既要百花齐放、营养全面,又要加强监管、确保质量,不断扩大优秀文化产品的供给,才能充分满足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新需求。
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何冠军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强壮的精神,源于繁荣文化的滋养。在所有的力量中,文化的力量最为深沉也最为持久、强韧,一个国家和民族要不断走向强盛,文化是不可或缺的基础支撑。
人在身体方面靠食物生存,精神方面则靠文化生存。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指出:“人是他所吃的东西”。这一说法初听有些别扭,其实却一语道破了天机。人类脱离了自然界之后,便逐渐摆脱自然人的“空白”,进入历史和文化的时空中,成为内涵丰富的“人”。对一般人来说,“吃”善就会变善,“吃”恶就会变恶,什么样的文化养料就会养出什么样的人。而如同“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吃”得完全一样的人。要让文化发挥铸魂赋能的力量,必须像对待食品一样,既要百花齐放、营养全面,又要加强监管、确保质量,不断扩大优秀文化产品的供给,才能充分满足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新需求。
文化的力量源于春风化雨。云南怒江傈僳族小伙一首《我是云南的》爆红网络,洗脑的旋律搭配魔性的摇头动作引得网友纷纷模仿,把云南风情、云南文化和有关云南的一切带向更远的地方,让更多关注的目光开始聚焦云南……这些年来,类似的爆款文化产品不断出现,屡屡引发网络围观,激荡释放出巨大的传播能量。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人们对优秀文化产品的需求呈现出井喷式的爆发增长。但文化产品不同于一般的商品,它需要发挥影响人、引导人、激励人的作用,不能靠抽象概念式的“强迫投喂”“强行灌输”。
只有立足时代、贴近生活,守正创新,坚持不懈地耕耘,推进文化繁荣,激活文化的“价值基因”,舒展文化的“生活场景”,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
系列评论:
彩云网评所登载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关注彩云网评,投稿邮箱yncywp@163.com,稿费从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