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客观冷静地展示10年来云南工业经济发展“成绩单”,带给人们的却是当下的振奋和书写新篇章的信心和底气。
华能新能源石林光伏电站 陈飞 摄
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霍弗
全部工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3557.4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6555.76亿元,连续突破3个千亿大关,全国排名从20多位上升至第19位,占GDP比重为24.15%……数字客观冷静地展示10年来云南工业经济发展“成绩单”,带给人们的却是当下的振奋和书写新篇章的信心和底气。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工业稳则经济稳。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新型工业化步伐显著加快,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产业链更加完整,产业整体实力、质量效益以及创新力、竞争力、抗风险能力显著提升,迎来从“制造大国”“网络大国”向“制造强国”“网络强国”的历史性跨越。时序演进,发展蝶变的潮涌之中,云南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的总体部署,全力推动工业和信息化事业高质量发展,交出了向“强”迈进,向“新”突破的精彩答卷。
发展之“强”,既看增的速度,更看涨的幅度。10年来,云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速达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其中增速多年居全国前列,位居第一梯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万亿元大关,从2012年的8942.2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14510.6亿元。向“强”势头明显,得益于一直以来聚焦工业稳增长的埋头苦干,更是近年来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云南精准把握新型工业文明内涵,以敢为人先的拼抢精神、与时间赛跑的拼抢劲头,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必然结果。2020年,云南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定》横空出世,绿色产业突飞猛进,燃起云岭大地工业经济发展后发赶超的强势烈焰。
亦步亦趋,难有超越;独辟蹊径,方能领先。工业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局面中,云南始终清醒自己是处于劣势的。在不平衡中实现平衡,就不能在别人的车辙里“跟路缓进”。10年来,从绿色能源到绿色制造、智能制造,通过围绕优势产业链加快布局项目,云南立足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紧盯优势赛道,不断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工业增长新动能涌动不息。电力、有色、食品、化工、装备、信息等产业持续超过千亿元,在优势上做强,在新兴上突破,培固立省之本、强省之基、创新之源,工业已然成为全省经济厚重稳固的“压舱石”。
工业高质量稳增长一定是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缓一缓就落下风,松一松就被淘汰。近年来,云南挖潜数字化,释放新动能,产业“含新量”带来高质量发展的“含金量”。但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大势下,找准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的契合点,推动工业和信息化事业持续向“强”向“新”,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聚焦聚力工业经济奋起赶超、绿色产业倍增壮大、数字赋能提速发展,彩云之南虽才启征程,但有底气、有信心、有能力闯出跨越发展新境界。
纷繁世事多元应,击鼓催征稳驭舟。10年来,云南工业和信息化事业高质量发展,回望10年路,是为了更好踏向“强”向“新”的步伐。全新考卷已铺展,更难考题待解答,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书写云南工业和信息化新篇章的征鼓隆隆、步伐铿锵。
系列评论:
彩云网评所登载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关注彩云网评,投稿邮箱yncywp@163.com,稿费从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