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时评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彩云网评 >> 云时评 >> 正文
【聚焦深圳文博会】写好云南的“人文经济学”大文章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23日 20:28:00  来源: 云南网

从深圳文博会再出发,瞄准市场需求和未来趋势,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云南的故事,定能织就经济繁荣与人文鼎盛的“双面绣”,书写更加精彩的云南“人文经济学”大文章。

争先购买云品。记者 张梅焕 高祎祎 王小羽 摄

  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何冠军

  风从云岭吹来,带着山川的气息与人文的温度,于湾区之畔缓缓铺展。5月22日,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开幕,云南展区以“‘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风从云岭来——始于山水、归于烟火”为主题亮相9号馆,全景式描摹云南文化产业的崭新风貌。

  近年来,云南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扣“一个跨越”“三个定位”,锚定“3815”战略发展目标,推进经济与文化的深度融合,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绿色生态焕发新机,开放交流和美与共,“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成为现象级文化符号,全网阅读量累计突破500亿次,2024年实现旅游总花费1.14万亿元,接待入境过夜游客增长168%,旅居人数达389.75万、增长20.7%,“旅居云南”成为新时尚……云南“人文经济学”的文章有了精彩的开篇。站在深圳文博会这个连接世界的舞台上,进一步谋篇布局,是写好云南“人文经济学”这篇大文章的关键所在。

  “人文经济学”的本质是坚持以人为本,强调人的发展是最终的价值归宿,就是要在市场活动中寻找人文价值,追求人文与经济的和谐共生。无论是素有天堂美誉的苏杭,还是新近“火”起来的淄博、哈尔滨、阿勒泰,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发展中注重投资于人,以人文之美营造近悦远来的城市吸引力,激发蓬勃旺盛的创新力。云南有白族扎染、彝族绣品、流光锡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还有徐霞客、郑和等文化名人,也有“云花”芬芳、“云咖”醇香、“云茶”清韵等可感可及的产品之美,更有开放包容的人文环境。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优势,坚持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推动人文与经济良性互动、相得益彰,云南“人文经济学”这篇大文章才能让人读得手不释卷。

  现实中,有人把“人文经济学”误解为文化“啃老”,热衷于简单粗暴地争抢文化名人,这样脱离时代发展和人的需求,直接把文化遗产、文化名人拿到市场上叫卖,往往千篇一律,引起消费者的反感。只有坚持守正创新,摒弃功利浮躁,在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上狠下功夫,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更好地守护文化根基。从深圳文博会再出发,瞄准市场需求和未来趋势,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云南的故事,定能织就经济繁荣与人文鼎盛的“双面绣”,书写更加精彩的云南“人文经济学”大文章。

  彩云网评所登载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关注彩云网评,投稿邮箱yncywp@163.com,稿费从优。

责任编辑:高菁徽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