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时评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彩云网评 >> 云时评 >> 正文
【地评线】彩云网评:对“回流药”必须零容忍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31日 18:51:00  来源: 云南网

为几百元卖掉医保资格,无异于自断救命后路,每一条“高价收药”小广告,都是威胁个人健康的催命符,不能参与也不该参与。

  微博截图

  云南网评论员 许芸翡

  公立医院的处方单成了“提款机”,参保人的医保卡沦为“商品券”,药贩子的仓库堆满贴着“良心”标签的毒药……近日,央视揭开了武汉部分医院、药店、药贩子与参保人联手构建“回流药”购销链条的黑幕。目前,武汉涉案人员被依法控制;武汉市医保局与涉事药店解除医保协议,并派出工作组调查涉事医保定点药店;国家医保局在湖北全省严厉打击倒卖“回流药”、套现等骗取医保基金等违法违规行为。

  所谓“回流药”就是那些通过非法途径,从正规医院、药店流出,又再次回到市场上的药品。在央视新闻的报道中,可以看到一整条清晰的“回流药”购销链条:收药人通过“医保取现”小广告招揽参保人到指定药店购药“套现”,再将回收的药品通过中间人转卖给供货商,供货商再转卖给卫生院、私人诊所和药店,最后用到了患者身上。在这个灰色产业链中,参保人拿到现金但透支了自己的救命钱,药店提高了业绩却丧失了底线,基层医疗机构和诊所违法做假账获得盈利却丢弃医者仁心,看似每个人都分到“一杯羹”,可这场医保时代精心布局的“合法抢劫”,会造成国家医保基金被侵蚀,广大参保人利益受损,患者的用药安全也无从保障,吞噬着社会保障体系的根基,没有任何“受益者”。因此,对“回流药”必须零容忍、整治用重典。

  药品倒卖回流问题已成为药品领域顽疾,医保普及后部分人更是把群众的“救命钱”当成“香饽饽”,费尽心思谋划套取。去年,央视新闻曝光,黑龙江哈尔滨4家药店,手写上万张假处方,总计金额过亿,引发社会关注讨论。此次武汉“回流药”事件曝光,再次揭开了“回流药”黑色产业链,让人感到触目惊心的同时,也不禁追问药品倒卖回流问题真的无解吗?

  强监管,用重典,根治顽疾必须有刮骨疗毒的勇气,对“回流药”黑色产业链要斩草除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全面建立药品耗材追溯机制,严格医保基金监管。这是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药品追溯体系与医保基金监管进行关联,而且对于医保基金监管的表述从“强化医保基金使用常态化监管”升级为“严格医保基金监管”。足以看出国家层面对医保基金监管问题的态度和决心。而且,有关部门也在监管上加强力度,国家医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3月,国家医保局已在全国部署开展利用药品追溯码打击药品领域欺诈骗保和违法违规问题的专项行动。目前,国家医保局大数据筛查线索已经陆续下发各地,从3月到12月底,将分三个阶段,打击一批违法违规的定点医药机构、药贩子和职业骗保人,推动实现源头治理,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守牢医保基金安全底线。

  强监管是从源头守护医保基金,法律、制度等层面也必须拿出严厉的打击惩治措施,连根拔起黑色产业链,让蠢蠢欲动的人不敢再动群众“救命钱”的歪脑筋。医保基金是守护人民群众健康的福祉,广大群众也要自觉行动起来保护好自己的“救命钱”。不仅要做好监督员,发现药品倒卖行为时及时举报,更要保持头脑清醒: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为几百元卖掉医保资格,无异于自断救命后路,每一条“高价收药”小广告,都是威胁个人健康的催命符,不能参与也不该参与。

  医保基金不是“唐僧肉”,治病良药不该是“黑市货”。从技术创新到制度重构,从法律震慑到全民监督,唯有构建起零容忍的立体防线,才能让每一分钱都用于增进人民健康福祉,共同构建一个医保基金安全、用药放心、医疗清明的健康中国。

  彩云网评所登载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关注彩云网评,投稿邮箱yncywp@163.com,稿费从优。

责任编辑:李泽琪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