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数的“赵浩兰们”用青春和热情,在西部这片土地上兑现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
赵浩兰在给学生们上课。
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张悦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清晨的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中心学校书声琅琅。2016年,赵浩兰从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业,通过特岗计划,来到了独龙江乡中心学校,担任乡村教师。一晃就是9年,赵浩兰像高山幽谷的兰花般扎根江畔,成为特岗教师用青春点亮西部乡村教育的生动注脚。
教育是关乎未来的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也是发生在身边的民生要事。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制定实施教育强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教育,对于偏远地区的孩子而言,可能是他们走出大山、走向更为广阔舞台的唯一途径。偏远乡村的教育资源相对落后,如何让这里的孩子也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离不开一批批有志向、有担当的青年投身于西部地区,点燃教育的火炬,为千家万户的孩子送上光明。
教育,是一个坚定的选择。而在选择的过程中,不仅学生在成长,青年教师其实也在成长。对于赵浩兰而言,因为没有英语老师,她主动接下英语课的教学任务,在宿舍练习发音,边学边教;上劳动课,就带大家学手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孩子一同成长,一同学习,这其实是一个青年教师与学生的双向奔赴,她用自己的爱与坚守,书写了西部地区教育动人篇章。
人生的价值不在于金钱的多少,而在于自己能为社会贡献多大的作用。青年支教老师赵浩兰以自己的方式,为自己的学生打开了一扇窗户,透过这扇窗户让他们能学习到更多新知识,也让他们拥有努力学习改变自己命运的底气与信心。支教的生活虽然苦,但收获了孩子们的信任,成就了赵浩兰无悔的选择。面对3年服务期满,她选择了留下,带着孩子们把一个个“从没有”,变成无数个“第一次”——带着孩子们第一次包粽子、吃粽子,第一次感受远程多媒体课堂,第一次体验科技活动……她如一缕阳光,照进了孩子们的心中,成为指引他们走向美好未来的那一束光芒。
教育,往小了说,是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帮助他们更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往大了说,是输出了一个国家的未来,培养更多栋梁之材。报效祖国,建功西部,无数有识青年扎根祖国的西部偏远地区,将自己的知识传输给这里的孩子,为他们灌溉心灵之花,扶植品德之树,养育学识之果。在他们身上,“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得以具象化,也让我们看到了当代青年靠得住!
一个人的力量终归是有限,但无数青年的积极报名,才推动西部偏远地区的教育水平不断提高。无数的“赵浩兰们”用青春和热情,在西部这片土地上兑现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让这里的孩子有了追逐星辰大海梦想的机会,璀璨了一个民族的星空,在奔赴西部的过程中,寻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彩云网评所登载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关注彩云网评,投稿邮箱yncywp@163.com,稿费从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