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胡勇俊
“在监控死角打娃娃,这些人太恶劣了。”11月29日,一段疑似幼儿园教师殴打孩子的视频刷屏云南昭通网友的朋友圈。当日晚间,云南网记者了解到,当地相关部门第一时间介入调查此事,2名教师已被警方控制。(11月29日 云南网)
幼儿园教师殴打孩子事件已不是个案,每一次被爆出的此类事件,都会成为舆论焦点,引发网民关注,揪住家长的心。对待教师殴打孩子事件,除了谴责之外,还需要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找准问题根源,从深层次发力,把监管和防范做到常态化,才能确保此类事件不再重演。
可以肯定的是,老师殴打学生,绝非无缘无故。细分个中原因,除了与园方对教师管理不够的主观原因外,也与幼儿教师专业化不够、素质不高、欠缺职称评定机会、收入待遇偏低等的现实有关。近年来,针对我国幼儿园教师暴力或者冷暴力对待学生事件,国家从顶层出发,不断寻求改进的对策,并且还出台了相关的制度,推行了一些先进的做法,有效的改善和促进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但是,杜绝教师殴打孩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还需构筑起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家庭和社会各界联动的机制,把监管和防范做到常态化。
应通过各种渠道,强化法治进校园工作,把《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政府、学校、社会、司法对未成年人学生的保护责任条例做到常态化教育、全面性普及,让依法治校、依法从教等入脑入心,成为敬畏的戒尺。对出现的殴打学生、骚扰课堂等违法违规事件,要严肃惩戒,树起法治红线。
还应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精神,把尊重教师落实到实处。除了要提高幼儿教师待遇,创造职称评定、晋升平台等外,家长们也要破除“把孩子送进幼儿园,就一切归教师负责”的思维。在给予幼儿教师更多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积极主动配合,共同做好孩子教育工作。
简而言之,防范幼儿教师殴打孩子,关键是要找准根本原因,从根源发力,实现监管和预防的常态化,此类事件才能得到有效遏制。
彩云网评所登载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关注彩云网评,投稿邮箱yncywp@163。com,稿费从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