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网络测评”向善向好,共同营造更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和网络生态。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云南网评论员 许芸翡
紫光灯一照,众多大品牌洗发水纷纷陷入了“致癌”风波;对比配料表,经过简单实验,就能够得出当红奶茶属于“科技乳”的结论……在购物前很多人都会去网络上搜索此类“科普视频”,避免踩坑。最近,记者调查发现,“网络测评”也并非那么靠谱,有的夸大测评结论、耸人听闻、博人眼球;有的测评关联带货、互相拉踩……网络测评逐渐变味。
“网络测评”是民间自发的商品检测、评价行为,可以给消费者选购商品提供一定参考,也是市场监管中的轻骑兵。当测评出某个商品有问题或者某种元素超标,该商品的销量及企业形象都会受损。因此,“网络测评”的存在能倒逼生产企业提高产品质量、爱惜自身羽毛。用好“网络测评”的力量,对市场监管以及消费者保障都大有裨益。但是,公正测评和商业利益必然存在冲突,测评博主和卖货的商人更是相互对抗的角色。而且随着“网络测评”的流量收益越来越好,入局的人越来越多,测评博主资质良莠不齐,测评方式缺乏标准,测评动机唯流量是图。“网络测评”乱象频发,消费者甚至在不知不觉中也成为某些测评博主收割的“韭菜”。
说起“网络测评”很多人应该会想到“网络打假”,其二者都属于“第三方评价”体系。出发点都是揭发消费市场乱象,保障消费者权益,职业打假人曾一度被称为是市场的“判官”。遗憾的是,部分打假人并没有禁受住市场的审判,捏造事实,敲诈勒索商家,从维权变成侵权人,甚至演变出职业索赔行为,令公众大跌眼镜,成为营商环境健康发展的阻碍。“网络测评”若是不加以规制,任由其野蛮生长,
很难说不会步入“网络打假”失败的老路,对网络生态、市场秩序、消费者权益保障造成威胁。
“网络测评”是新的流量赛道,对于想要将其作为一门职业的人来说,依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网络测评也是一门良心工作,想要成为测评博主需要保持公正客观的态度,抵制资本的诱惑、不被金钱流量裹挟。毕竟,信任是最宝贵的,也是最脆弱的,一旦追求短期的利益把路走窄、走歪了,失去公众的信任,也就会把“网络测评”发展的道路堵死。
同时,想要让“网络测评”真正发挥正向作用,成为消费“帮手”,仅靠从业者自律显然不够。有关部门、网络平台、MCN机构等都应该共同发力。特别是网络平台,对于认证入驻的测评博主,要严格审核其资质和发布内容,规避虚假、博眼球的内容藏在测评中,伺机牟利误导公众,污染消费市场。同时,有关部门也要加大监管力度,除了督促网络平台、MCN机构等做好内容的管理工作外,一旦发现恶意竞争、虚假测评等行为要依法惩处、曝光,让心怀不轨的测评人没有生存的空间,引导“网络测评”向善向好,共同营造更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和网络生态。
对于公众而言,各种各样的测评内容不断涌现,更应当以理性的视角看待“网络测评”,不成为部分测评博主引流的“帮凶”,也不掉进他们的圈套。
彩云网评所登载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关注彩云网评,投稿邮箱yncywp@163.com,稿费从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