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打破政策壁垒,补牢权益缝隙,才能在银发潮中为每个家庭撑起一片安心养老的晴空。
微博截图
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曹灿辉
母亲在老家生病住院,向单位申请“父母护理假”,却被告知与政策要求不符,只能批事假。最近,在北京从事金融行业的左菲女士遇到的照护困境,也是很多非独生子女需要面临的现实问题。事实上,近年来有不少地区已注意到劳动者的这一诉求。近日,江苏扬州、南通等地拟取消或放宽“独生子女”等限制条件。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养老问题日益凸显。据测算,到2035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占比将超30%。对于年迈的父母来说,生病住院时不仅需要医疗上的救治,更需要子女的陪伴与照顾。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没有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区分。现在,“非独生子女护理假”政策的出台,使其成为一项普惠福利,彰显民生情怀。能够让劳动者在履行家庭责任的同时,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支持,有助于缓解家庭养老压力,提升家庭幸福感。同时,这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向全社会传递出关爱老人、照顾家人的信号,有利于营造良好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然而,也要看到的是,“非独生子女护理假”政策的落地并非易事。对企业来说,劳动者休假可能增加两方面的成本,一是护理假期间视为出勤,单位要保障劳动者的基本工资待遇;二是员工暂时离岗将影响企业的日常运转,另雇他人替代的成本也不可忽视。同时,劳动者自身也可能因担心影响职业发展而不敢轻易申请这种假,形成“请假焦虑”。另外,目前国家对于“非独生子女护理假”的政策要求还不够明确统一,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和监督机制。
由此可见,为了让“非独生子女护理假”真正落地生根,还需制度护航。一方面,立法部门应综合各地政策要求,制定统一的“非独生子女护理假”申请流程、审批时效、监督机制等,确保权益落地有声。同时,也要进一步明确法律责任和执行机制,设立清晰、严格的罚则,并且确保可操作性,不让“非独生子女护理假”成为纸面福利。另外,在薪酬补贴方面,还要构建政府、企业、社保多元分担机制,确保员工休“非独生子女护理假”无“后顾之忧”。另一方面,企业应积极建立灵活的工作制度和福利机制,比如,弹性工作时间、远程办公等,支持员工履行家庭照护责任,使其休好“护理假”。当然,政府和社会还应加大对“非独生子女护理假”政策的宣传力度,消除社会偏见,营造尊老助残的良好氛围,使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民众珍视护理权益并且合理运用。
“非独生子女护理假”政策的完善,不仅是社会公平正义的体现,更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重要举措。只有打破政策壁垒,补牢权益缝隙,才能在银发潮中为每个家庭撑起一片安心养老的晴空。
彩云网评所登载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关注彩云网评,投稿邮箱yncywp@163.com,稿费从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