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部门要用好法治利剑,依法严惩制造、传播涉企谣言,对企业实施敲诈勒索、损害商业信誉等犯罪行为。
微博截图
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何冠军
近日,“百草味发霉产品致孕妇住院事件”一事,引发网友广泛关注和热议。而事情却迎来反转,涉事消费者致歉称,她编造了百草味产品存在质量问题的内容,试图敲诈勒索。百草味回应称,公司以被敲诈勒索向公安机关报警并被受理。目前,涉事的“孕妇”已被警方采取强制措施,后续将等待法律的进一步裁决。
“发霉的牛乳嫩吐司”“处于孕晚期的消费者”,这些要素组合在一起,精准拿捏了公众同心情,点燃了社会愤怒的情绪,让舆论的讨伐声对准企业,导致涉事企业口碑受到损害。好在这起事件中的企业没有被谣言乱了方寸,而是查清事实、固定证据后,及时向公安机关报了警。现在,涉案人轻松赚钱的美梦不但被彻底打破,还必须为自己按键伤企的行为付出代价。
事实上,近年来与上述事件类似的现象并不少见。有的以“XX企业怎么了?”“XX企业会不会成为下一个XX?”的标题党形式,无底线编造故事,博取了眼球、吸引了流量,却把企业推向泥沼 ;有的打着“监督”的名义无限上纲上线敲诈勒索企业非法取利;有的将网络信息移花接木、随意拼接,捕风捉影、制造谣言;有的瞒天过海、混淆视听,暗地组织网络“水军”对企业“碰瓷”滋事……这些行为,不但给相关企业造成声誉和经济损失,也消解了消费信心,污染整体营商环境。
“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在数字技术快速发展和信息网络迅猛传播的当下,企业面对隐藏于屏幕后的造谣者虽然愤怒生气,却常常无力对抗。2023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发布《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今年7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检察机关依法惩治利用网络暴力侵犯企业合法权益典型案例,分别涉及利用网络敲诈勒索企业、损害商业信誉、寻衅滋事等罪名,传递出依法严惩网络暴力伤企犯罪的强烈信号。有关部门要用好法治利剑,依法严惩制造、传播涉企谣言,对企业实施敲诈勒索、损害商业信誉等犯罪行为。同时,要坚持以案说法,深入揭露利用网络暴力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的种种犯罪手段,畅通企业投诉渠道,切实降低企业维权成本,才能有效防止“按键伤企”事件发生。
同时,“百草味发霉产品”事件的快速反转也启示我们,在信息爆炸的今天,相关治理措施和公众媒介素养都必须同步提升。有关部门要打牢“补丁”、堵塞漏洞,全环节加强监管,督促压实平台主体责任,建立内容审核和信息共享机制,对出现的新变化、新特点快速发现、快速预警,防患于未然。公众要增强对各种信息筛选、辨别的能力,不盲目传播转发未经证实、可能给企业和市场造成伤害的信息。只有多措并举,才能不断压缩谣言滋生的空间,构建良好的消费和营商环境。
彩云网评所登载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关注彩云网评,投稿邮箱yncywp@163.com,稿费从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