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时评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彩云网评 >> 云时评 >> 正文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以文化推动云南“融”向新阶段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27日 18:46:53  来源: 云南网

持续筑牢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精神纽带,为“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赋能蓄势,汇聚发展的磅礴力量,推动云南大跨步“融”向新阶段。

图片来源于云南网

  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何冠军

  5月28日—31日,“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主题文化活动—云南篇”将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丽江市举行。该主题活动将结合地方工作实际,通过开展系列主题文化活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融入其中,增进各族干部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迪庆作为世界的“藏彝民族走廊”和“茶马古道”的核心区,各民族在此交往、交流、交融,和睦相处,亲善相依,共同绘就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这里有丰富的歌舞、绚丽的服饰、多样的建筑,还有古老的纳西造纸、尼西黑陶制作工艺……经过上千年历史的孕育沉淀,多民族文化在这里汇聚,在这里生根,更在这里得到传承和发扬,谱写出一曲中华文化交融荟萃的动人乐章,释放着“美美与共”的独特魅力。以主题活动为契机,发挥迪庆丰厚文化底蕴的优势,繁荣文化供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凝心聚力,推动云南“融”向新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从迪庆活动安排的重点看,从红军长征博物馆,到香格里拉市民族小学面向青少年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从维西县塔城镇组织开展的乡村群众文化活动,到香格里拉市尼西乡汤满村国家级“非遗”黑陶制作技艺、省级“非遗”尼西情舞以及香格里拉市建塘镇民族团结村运会……这些如珍珠一样分布在迪庆大地上的文化资源,充分展示了各族人民始终团结一心、同舟共济的奋进征程。

  正是在你来我往、交流交融中,各族人民的前途命运聚在了一起、文化基因汇到了一起,发展了56个民族多元一体、交织交融的融洽民族关系,形成了守望相助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广袤疆域,共同创造了悠久的中国历史、灿烂的中华文化。办好主题活动,通过现场参观、观摩和体验等形式,用文化为团结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力量。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迪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区,文化多样、生机蓬勃。扎根沃土,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项工作的主线,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深入推进“文化润滇”,创新实施“枝繁干壮”工程,加大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力度,用好新媒体、新平台,不断丰富民族文化应用的新场景、新服务,讲好“香格里拉”的故事,持续筑牢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精神纽带,为“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赋能蓄势,汇聚发展的磅礴力量,推动云南大跨步“融”向新阶段。

  彩云网评所登载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关注彩云网评,投稿邮箱yncywp@163.com,稿费从优。

责任编辑:高菁徽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