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彩云网评 >> 云时评 >> 正文
【圆桌三鸣】“年轻”的普洱咖啡不必叫“苦”不迭
发布时间:2019年04月22日 17:56:57  来源: 云南网
分享至:
云南咖啡豆首登纽约时报 杨抒燕摄

  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渝西锋光

  云南种植咖啡的农民数量至少有40万,主要靠种植咖啡豆为生,在星巴克、瑞幸咖啡、连咖啡等咖啡品牌风起云涌的当下,外界普遍认为在资本浇灌下的普洱咖农们的咖啡田地越来越富饶,事实却并非如此。不少咖农直截了当地说,不想做了,因为收购价越来越低,人工成本攀高,赚不到钱。

  这样的情况严重影响了云南本地咖啡的生产。对外,受国际经济发展普遍不景气的大环境影响,直接“走出去”的外销咖啡豆规模缩小,外国咖啡品牌直接到产地收购量降低。对内,因收购价降低、人工成本高,不少咖农放弃咖啡种植甚至砍掉咖啡树。

  面对普洱咖啡产业的普遍低落,笔者认为,与其怨天尤人、不如从市场经济的角度冷静反省。一方面从种植数据上看,普洱近80万亩咖啡、咖农40万人。生产端供给规模庞大,而消费端需求日渐缩小,无疑会导致供求有些错位;前几年国际咖啡市场价格处于高位,不排除普洱咖农“追风”盲目扩大种植面积。另一方面,40万人种植大军中,文化程度较低、劳力密集型咖农占相当大比例;种植咖啡生产效率不高、所产咖啡豆品质有待提升。

  在市场上的话语权微言轻,或也是普洱咖啡产业的一大“硬伤”。从数量上看,普洱形成了一定的咖啡原料生产规模,但在咖啡豆品质保障上,目前缺乏科学统一的标准体系支撑。在树木种植、晾晒生产、销售经营等环节上的咖农,亦因缺乏系统组织而成“一团散沙”,在市场竞争中无法形成“抱团”。

  即便如此,普洱咖啡的自有产业优势却不容忽视。其一,天然的气候条件,种植园地的优质生态环境,使得普洱80万亩咖啡原产地难以替代。其二,具有丰富种植、初加工经验的40万咖农,和众多咖啡豆初加工企业,以及围聚而来的咖啡经销商,形成“种—产—销”齐全的完备产业链条。其三,国内外市场对优质咖啡原料的需求,尤其是国内市场消费能力的持续增强,这为普洱咖啡产业走出迷谷提供了强大动力导向。

  拼多多农货团队在保山地区开展“多多农园”模式,或可视为破解云南“咖啡难题”的有益尝试。该模式通过培训农民技能、推广精品种植、培育品牌提升竞争能力等途径,从“做给农户看”“带着农户干”,最后实现“农户自己干”,对生产要素和利益分配进行重新调整过程中,逐渐让农户成为利益核心,进而达到农户能满意、原料有保障、品质会提升的多赢格局。除了“多多农园”的“新农商”机制,星巴克推行“十年云南计划”,设立咖啡交易中心;来自挪威的全球最大作物营养解决方案公司入驻,这些都带给了普洱咖啡产业新的发展机遇。

  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云南普洱咖啡,无论是经营经验、品牌打造,还是全产业链培育都显得比较“年轻”,而“年轻”则意味着机遇。一方面,普洱咖啡产业基础扎实,种植、初加工环节中的部分落后生产要素,正在市场价格“洗牌”中自行淘汰出局;另一方面,互联网信息化技术正为普洱咖啡赋能,“触网”“触电”倒逼种植生产环节强化品质坚守。加上政府主导修正产业规划、完善产业链条、拓展内需市场,普洱咖啡经历转型阵痛之后,便会“先苦后甜”迎来产业的春天,为当地推进脱贫攻坚、帮助咖农增收致富提供新动力!

  彩云网评所登载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关注彩云网评,投稿邮箱yncywp@163.com,稿费从优。

责任编辑:陈韵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