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反向春运”,一种“家乡”的再定义
据媒体报道,如今“反向春运”渐成趋势。有通信运营商数据分析指出,2024年春运,中国60周岁及以上人群出行量同比增长近30%,更多老人选择前往子女工作地团聚,他们来自四川、河北、湖北、湖南等省份,目的地则多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大城市。
之所以称为“反向”,是因为这和传统的春运叙事不同(年轻人向“根茎”聚拢,从大城市回到家乡)。现在则是长辈去城里寻找年轻人,以年轻人为圆心的团聚。
出现这种趋势,部分原因可能是票不好买。正像前两天有媒体报道,12306称加价抢票是忽悠、噱头,但即便如此仍有8家平台推出加价加速抢票服务。从这也可以看出,多少人正在费尽心力地抢票。
在这个背景下,“反向春运”就成了一种选择,毕竟春节期间前往外来人口聚集的大城市,抢票要容易得多。“反向春运”的背后,难说没有“市场调节”的元素。
当然从更大的视角看,“反向春运”其实是一种“家乡”的再定义。春节是和家乡关联的节日,但现在什么是“家乡”,颇让人难以分辨了。
人们有一个地理意义上的家乡,但在城市化的时空背景下,这个家乡开始变得模糊。亲朋故旧如星散水流一般去往不同的地方,家乡的草木楼馆也早已天翻地覆。而且农业社会的乡土连结已经被一种现代化的社会结构所取代,人生的坐标,是由高考、求职、落户等等社会整体的安排所圈定的。家乡,对于个人来说,越来越像一种情感寄托,也随着家乡的“发展”变得飘渺,很多人不再围绕着家乡布局人生。
在这个大背景下,家乡的概念不可避免地走向从以地理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所谓“人在家在”,即是这个道理。那么“反向春运”也就可以理解了,“返乡”本身的仪式感在变得淡薄,团圆即是返乡,无论在什么地方。
其实今天很多人的身份都变得多元,家乡也变得难以说清。就像对于一位在大城市生活了十几年的人来说,他的家乡到底在哪呢?他十八岁离开家乡,此后的一切人生记忆都属于“外地”。而当他处于某个节点回望的时候,不知该望向哪个方向。所谓“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这种复杂的人生经历所产生的精神离乡,古今皆然。
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一件好事,这象征着一种社会流动性。就像上文引用的诗句,终究只能诞生在科举出现之后的唐朝。人们有多元的家乡标签,春节也不再只是返乡,这多少意味着,一个人的物理存在空间正在变得宽广。
这两天还有一个新闻,这届年轻人不爱大包小包走亲戚了,很多年轻人返乡也不再肩扛手提着一大堆年货了。确实也很难想象,在物流如此发达的今天,靠人力运输还有多少存在的必要。这和“反向春运”其实是一样的,春节形态已经被社会形态改变了。
每到春节,舆论场上总有很多声音呼吁留住“年味”。可能“年味”唯一的不变,就是它永远在变化——时间倒推百年,彼时又何尝有春运的场景呢?某种程度上说,如果过年的仪式感正在越来越松弛、从容、无可无不可,这才是一件好事,这说明社会始终在沿着一条现代的方向行进着,紧绷的、从圆心向外发散的社会结构,在一点点被现代化所溶解。(光明网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