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通三迤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彩云网评 >> 理通三迤 >> 正文
【理通三迤】新质生产力:从新出发、向质而行、精准发力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27日 15:43:44  来源: 云南网

  作者:方俊 岳嘉莉

  6月16日,第12期《求是》杂志上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开创我国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文章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为各地培育未来产业、布局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各地各级党组织要从“新”出发,为人才集聚注入“新动能”;向“质”而行,为科技发展点燃“新引擎”;精准发“力”,为产业升级开辟“新赛道”,不断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从“新”出发,用好人才集聚“连环招”,注入发展新质生产力“新动能”。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要素。我们将紧扣新质生产力发展所需,以人才汇聚构筑新高地。一要精准引才。深入实施引才工程,围绕产业发展、教育、医疗等重点领域,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鼓励在外优秀人才回归。围绕重点产业布局,梳理人才需求清单和专家名单,建立健全高层次人才供需对接机制,加强与优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战略合作,创新柔性引才方式,把更多的人才、技术、先进管理经验引进来。二要系统育才。持续推进现代产业人才培训学院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创新人才发现、管理、评价、激励等机制,加强人才服务保障,最大限度激发人才活力。三要科学用才。持续深化人才管理、评价激励、职称评聘、薪酬分配等改革,引导优秀人才在重点项目建设、重大科技攻关、重要工作岗位上勇担当、善作为。四要用心留才。畅通人才服务“绿色通道”,健全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激励机制,不断创优人才发展“大生态”和用人单位“小气候”。

  向“质”而行,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点燃发展新质生产力“新引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从“量的积累”向“质的跃升”转变,科技创新是决定经济发展的“关键变量”和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一要促进“产学研”融合。既要重视“从0到1”的科技创新原始突破,更要关注“从1到无穷”的科技成果产业化转化,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创新平台和中试基地,推动科技研发、成果转化、技术服务融为一体,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构建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链条,实现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二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根基在产业,关键在创新。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一手抓有基础有优势的科技攻关,一手抓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在科技成果转化中,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真正实现让创新这一“关键变量”转化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一要巩固提升传统产业,优化烟叶生产方式和卷烟产品结构,培育精细磷酸盐和磷系功能材料等高端磷化工产业,在确保安全环保的前提下充分释放煤炭产能,加快推动煤化工产业向精细化工方向转型发展,加快推进钢铁产业转型升级项目建设,全产业链重塑传统产业发展新优势。二要加快发展新兴产业。紧紧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增强产业发展的整体竞争力。加大对知识产权保护和监管,建立自主知识产权创新激励机制,健全科研成果转化机制,破除不利于科技创新的各类障碍,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三要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发展未来产业既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制定推动未来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积极运用人工智能,发展生物制造、氢能及储能、硅基材料、碳基材料等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责任编辑:纳子胜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