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往往是一短则失、一失万无,处处皆短的兴趣班怎能确保万无一失?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丁铁
近日,一起校外非学科类培训机构老师殴打学员,致其意识不清昏厥,后送医抢救无效死亡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随着素质教育、体育教育日益受到家长重视,校外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而暑假来临,兴趣班报班潮也即将涌来。但在《法治日报》调查采访却发现,校外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安全隐患可谓重重复重重。
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校外培训市场野蛮生长的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校外培训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在众多校外培训机构转向非学科类培训,盯着孩子的体育运动、歌唱乐器、绘画棋艺下功夫的过程中,一系列问题也接踵而至。与以往学科类补课不同的是,非学科类培训并非一间教室、一块黑板、几套桌椅就能开起来课的。对办学机构的资质、老师、场地等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如果条件不过硬,教学过程中难免有安全隐患。除这方面安全外,非学科类培训机构把大批孩子聚拢在一起,其他各方面的安全监管责任也要担负起来。
兴趣班不能只管招生盈利,不管安全责任落实,众多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大多对此信誓旦旦。话虽如此,实际情况却令人堪忧。不仅有家长指出,一些机构及其老师的资质存在问题,场地、器材配置不合规等;记者在某招聘网站上搜索“少儿舞蹈教练”“少儿武术教练”“儿童轮滑教练”等招聘信息,咨询相关招聘人员也发现,大部分校外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在招聘时资质关上卡得并不严。此外,一些机构培训场地选择也很随意,甚至在公园甚至小区随便找块地就当作培训场地。安全往往是一短则失、一失万无,处处皆短的兴趣班怎能确保万无一失?
兴趣班滑向“不测之渊”,并非危言耸听。近年来,因训练不当导致的扭伤乃至“下腰瘫”(因下腰导致瘫痪)等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培训机构老师体罚、殴打学员的事件也不时见诸报端。今年年初,某培训机构发生重大火灾事故,造成39人不幸遇难、9人受伤,震惊全国。孩子发展千万条,安全是第一条,决不能让兴趣班变成伤人班。这首先强调机构自身要把安全责任顶在头一层,做到最实处,既要严格对从业人员资质等方面进行审查,也不能放松对场地的培训安全、消防安全等的隐患排查力度,同时,也应建立健全并落实安全管理制度。
不过,兴趣班毕竟是培训机构而非安全机构。保护孩子远离校外培训安全风险,既不能把责任全压在机构身上,也不能全指望机构自动落实。针对现有相关立法效力层级较低、缺乏细化标准的问题,尽快做好补短完善工作,用制度刚性确保安全责任落实是一方面。暑假在前,当务之急是组织起市场监管、公安、消防、教育、卫健等部门,切实开展全方位无死角的检查排查,督促指导机构履行安全主体责任。对违规且整改不力的机构,也决不能手软。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学生和家长加强风险意识,辨别并选择合规机构,避免培训伤害。
彩云网评所登载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关注彩云网评,投稿邮箱yncywp@163.com,稿费从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