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南通发布“禁止制造销售冥币纸钱等封建迷信殡葬用品”的通告登上热搜,引发众多网友热议。
针对“清明禁纸钱”,不少网友质疑,清明节扫墓祭祖,这是中国人自古以来追思缅怀祖先的方式,咋就被定义成封建迷信了呢?如果说通告令人费解,那么南通市的回应更是让人觉得离谱。该市负责人面对网上沸沸扬扬的舆论回应称,“老百姓有些议论,可能是没有吃透(文件)或者是我们没有解释明白,但和老百姓慎终追远是两回事,没有必然的联系。我们是从市场行为强调禁止制造和销售,没有说(禁止)使用这个环节。”
观察员“细品”这个回应,大概是说老百姓误读了文件,当地只是禁止制造和销售,没有禁止老百姓使用。那么,问题来了。禁止了制造和销售,老百姓还怎么使用?难道是要跨市、跨省到其他地方采购吗?简单粗暴的禁止通告、自相矛盾的回应,到底是工作疏忽还是敷衍懒政,想必大家心里都有自己的判断。
事实上,南通并非首个“禁止制售纸钱”的城市。观察员梳理发现,今年清明前夕,也有多地陆续发布关于禁止生产销售封建迷信殡葬用品的相关规定或倡议。比如,3月11日,辽宁凌源市发布《关于禁止制造、销售、焚烧迷信祭祀殡葬用品的通告》;3月19日,天津市和平区民政局发布通知,对严禁生产、销售的封建迷信殡葬用品进一步明确:包括冥币、纸钱等“金钱”类,纸牛、纸马、纸轿车等……乍一看,南通市的通告也算客观,舆论的谴责似乎有些冤枉。其实,不冤!难道出台“禁令”就是倡导文明祭祀的最优解吗?如果都这样跟风操作,那么城市管理工作也未免太简单。
城市管理和尊重民俗是一道错综复杂的考题,牵扯到方方面面,要把工作做到老百姓的心坎儿里并不容易。诸如清明节等很多传统习俗都寄托着人们浓烈的情感,人都是有感情的,那么城市管理工作就不能没有人情味。有些陋习需要改进不假,但却急不得也急不来,要给老百姓一个适应的时间,还得考虑好过渡措施。若是为了省事简单粗暴地“一刀切”,不仅达不到预期效果,还会引发公众不满。
政府出台政策出发点是为人民服务,但如果发出来以后,响应的人寥寥无几,仅沦为大家饭后谈资,甚至屡遭公众反弹,就得反思与民众之间的互动和沟通,是否了解真实的民意和民情,真正体现政策为民、惠民的善意。
统筹:刘红 张正
策划:李榆林 韩焕玉
漫画设计:何沐
文案:许芸翡
出镜:周超
拍摄/剪辑:纳子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