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理论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彩云网评 >> 云理论 >> 正文
用好红色文化资源 谱写思政课实践育人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4年03月22日 11:49:01  来源: 光明日报

  原标题:用好红色文化资源 谱写思政课实践育人新篇章

  陕西省榆林市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现有红色遗址400多处,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宝贵精神财富。榆林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立足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积极建设实践教学资源、拓展实践教学渠道、健全实践教学机制、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时代命题,全力谱写思政课实践育人新篇章。

  建设多层次系统化实践教学资源

  学院以红色资源挖掘、研发、利用为依托,将红色资源有效融入思政课教学。一是开发多元实践教学课程,以榆林市丰富的红色资源为内容,共计开发思政课实践教学和现场教学课程50多门,拍摄制作微课视频30多个,建成线上课程2门,其中《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战略胜利》获省级一流线上课程,丰富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容。二是编撰具有地方特色的实践教学辅助教材,依托转战陕北的红色历史,编撰并公开出版校本教材《曙光就在前方:1947年至1948年榆林红色记忆》;形成《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群众工作历史集萃》《榆林学院思政课红色资源现场教学案例选编读本》等思政课实践教学案例汇编。三是搭建有效的实践教学平台,以榆林红色遗址为基础创建了米脂杨家沟、佳县神泉堡、清涧枣林则沟等40余处红色实践基地和现场教学点,为思政课实践教学提供了完善、有效的平台。

  形成多元化立体化实践教学路径

  学院以思政课为主渠道、以学生为主体、以红色资源为主线,结合不同课程内容和时段,整体规划,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思政育人实践路径。第一,根据不同课程、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教学目标,由教师主导分别设计主题鲜明、各具特色的实践主题。从课堂教学看红色视频、听红色历史、论红色文化,到课外学红色线上课程、读红色校本教材、讲红色校史,再到参观红色遗址、体悟红色革命精神、引发情感共鸣,分层递进,融会贯通,全方位立体式开展实践教学。第二,注重分类探索,实施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微调研、微访谈、“师生面对面小型研讨”等实践教学增加了思政课的深度;近10年,开展的“重走转战路”“服务黄土地”等系列活动、“对话治沙英雄”“红色校史我来讲”等特色实践教学,极大拓展了思政课的广度;访谈老党员、慰问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对话老革命等活动,提升了思政课的温度。第三,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引导学生学会用理论解读时代、分析现实,构建通识与特色互融,理论与实践互补的双线双向育人模式,在地方特色文化浸润、感染和熏陶中,提升思政教育实效。

  健全多渠道协同性实践教学机制

  学院以红色资源为载体,在横向协同推进和纵向有效衔接的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内外联动中,创建了校内外高度契合、校地深度合作、校校广度联合的多元主体多渠道协同育人机制。首先,在学校形成以思政理论课为核心圈,专业实训实验课、思政实践课等协同发挥圈层效应的“同心圆”式的“大思政”实践育人机制。“入学教育:走近红色榆林”“市长讲‘两会’”等一系列“大思政课”,实现了思政课堂的实践拓展延伸。专业课发挥协同效应,以“读书报国、铸魂育人课程思政教学示范研究中心”等省级示范中心和示范课程为引领,开展课程思政理论与实践教学探索,打造学校“大思政”育人格局。其次,立足地方主动契合榆林经济社会转型发展需求,善用社会大课堂,加强校地合作,打通学校和地方、课堂和社会协同推进的渠道,统筹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社科理论名家、各行业先进模范等队伍走进思政课堂。思政教师主持或参与榆林市红色文化开发研究等重大项目,在理论宣讲、社科普及、干部培训等方面与地方开展广泛合作,形成良性互动。最后,通过讲好榆林故事,秉承“天下马院是一家”理念,以国内高校思政课建设为纽带,建立广泛联合机制,通过共同开展实践研修、集体备课等,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进一步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

  构建多维度科学化实践教学体系

  通过多年探索与实践,学院充分运用地方丰富而独特的红色资源,聚焦思政课铸魂育人目标,逐渐构建起“1+2+3+4”模式的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一是遵循“一条规律”,即遵循教育教学基本规律,以学生为主体,按照学生认知逻辑构建起“认知实践—现实体验—情感教育—服务社会”由低到高的4个层次于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以“认知—认理—认同”的教育教学规律引导学生观照现实、服务社会,在实践中感悟理论,在理论中理解实践,解决思政课“知”与“行”融合的问题。二是融通“两个渠道”,即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通过“理论—实践”“校内—校外”两个渠道的融通,实现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两个课堂的互补互通,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沉浸式体验和互动式教学探究,不断增强思政课的现实关怀,提升思政课的育人实效。三是实现“三元融合”,即不断拓展空间广度、历史厚度和实践宽度,实现多元主体、最新理论、特色资源的有机融合,调动课内课外、校内校外、校地、校校各类主体,挖掘利用各类资源,拓展渠道、搭建平台,构建起有效的育人范式,更好地实现铸魂育人的目标。四是聚焦“四重境界”,即顺应学生成长成才规律,逐步实现“理实交融、行为养成、厚植情怀、思想认同”的思政课育人四重境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学院深刻认识到思政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也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要课程。要办好思政课,就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思政课不仅要有政治高度、思想深度、知识广度,更要有实践温度。理论创新与创造有多么博大精深,实践发展就有多么波澜壮阔。学院依托地方红色文化优势、整合多元教育力量,将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通过实践资源建设、实践路径拓展、实践机制创新和实践体系构建,积极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了解社会、不断提高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真正让思政课“活”起来,使其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张渊 葛莉珍 赵慧)

责任编辑:高菁徽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