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时评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彩云网评 >> 云时评 >> 正文
【地评线】彩云网评:看清“新冠病毒人造论”背后的图谋
发布时间:2020年04月23日 17:47:49  来源: 云南网

央视新闻播报俄专家驳斥“新冠病毒人造论”相关视频截图

  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张全林

  4月21日,针对近期在媒体和社交平台上流传的一些有关新冠病毒起源的谬论,世界卫生组织发言人表示,所有已知证据都表明新冠病毒不是经实验室人工干预或制造而来的。这一郑重表态,是对科学的尊重,是对谬误的澄清,回应了相关谬论,有利于国际社会明辨是非、凝聚共识。

  世卫组织发言人法德拉·沙伊卜在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例行记者会上说,该组织目前正与两种“大流行”斗争,分别是新冠疫情大流行和“虚假信息大流行”。就现有证据来看,新冠病毒起源自动物而非实验室人为制造,并非一个难以认知的问题。

  病毒起源于自然的可能性不乏证据。新冠病毒某些进化特征并非独有。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等机构研究人员3月发布的一篇预印本论文说,新冠病毒刺突蛋白两个蛋白质亚基S1和S2之间的裂解位点有多个氨基酸插入,从蝙蝠体内所获冠状病毒毒株的S1和S2亚基之间也存在类似插入,这表明自然界完全可能出现此类插入。研究显示,穿山甲携带的冠状病毒与新冠病毒亲缘关系也比较相近,尤其是在帮助病毒入侵细胞的刺突蛋白受体结合域上与新冠病毒相似度高达97.4%,表明穿山甲可能参与了新冠病毒的进化与传播。

  病毒人造的不可能性亦被证实。现有科学证据已表明新冠病毒的特征是人为操作不可能达到的,只能是自然进化的产物。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等机构参与的国际团队3月17日在英国《自然·医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分析比对包括新冠病毒在内的多种冠状病毒基因组数据认为,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的受体结合域与人体细胞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受体结合效率之高,是人类基因工程所无法达到的。此外,新冠病毒独有的分子架构也排除了它是实验室合成的可能,因为人们找不到一个类似的已知病毒分子架构来构建这种新病毒。

  谬论蒙不住科学家的眼。俄罗斯《消息报》21日援引流行病与微生物学专家亚历山大·谢苗诺夫的话说,“新冠病毒被人为添加基因片段”的说法与事实不符,这种说法实际上是为了掩盖某些国家“卫生系统的无能或抵御疫情方面的过失”。包括法国病毒学家、诺贝尔奖得主吕克·蒙塔尼耶在内的一些西方人士称,“新冠病毒系人工制造”的说法与事实不符。通过对病毒进行基因组测序,可以明确区分是起源于自然还是由人工制造。西方某些政客故意扰乱视听,除掩盖无能和过错之外,恐怕是想推卸防控不力之责,为保选票无不用其极。

  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病毒不分国界,是全人类的共同敌人。按照科学的方向,努力寻找新冠病毒的真正来源,才符合全人类的共同利益。面对重大公共卫生危机和传染病威胁,国际社会团结协作、同舟共济才是明智选择。

  彩云网评所登载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关注彩云网评,投稿邮箱yncywp@163.com,稿费从优。

责任编辑:张洁一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