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伪存真,给优秀的商业创新模式提供更多的成长机会,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消费需求。
微博截图
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何冠军
一段时间以来,“俄罗斯商品馆”在各地遍地开花。这些店铺打着进口俄货的招牌,装修以蓝红白色为主,风格雷同,门口摆着套娃,店内循环播放俄语歌曲,货架上摆着印有俄语的商品,用大字标称“优质俄货”,看起来“俄”味儿十足。但是,实际的购物体验却让很多人高呼“上当”,店内宣传标注的“俄货”,不过就是“俄罗斯风味”;有的店铺信誓旦旦地承诺自家商品都是“源头直供”,细看产地才会发现是“东北造”……
近期,上海市市场监管局针对引发热议的俄罗斯商品馆,开展了两轮集中排查整治。截至目前,上海全市范围内共排查发现47家“俄罗斯商品馆”类店铺。对个别无证无照经营、未备案经营的行为予以立案调查,责令停业。对个别店铺宣传为“国家馆”,使消费者误以为具有官方背景,及个别店铺俄罗斯进口商品数量占比过低,也自称为“俄罗斯商品馆”,误导性较强的,已立案调查。上海市市场监管部门的行动,及时回应了社会关切,正当其时。
“俄罗斯商品馆”含“俄”量少得可怜、套路也并不高明,为什么能在消费者的一片骂声中如雨后春笋、越开越多呢?一方面,在于这些“俄罗斯商品馆”采用了加盟经营的商业模式,以“三个月回本”为诱饵,让不少渴望快速获利的人加盟商入局。另一方面,这些“俄罗斯商品馆”多采用临时搭建,开在热门景区、商圈、社区附近,利用天然流量和客源,“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当商品出现问题质量问题时,脱身较为容易。
显然,“俄罗斯商品馆”爆火是畸形疯长的结果,背后的风险不容小觑。从消费一方来看,商品质量无保障,可能会遭遇商家跑路、维权困难、权益受损的局面。从市场秩序来看,这种挂羊头卖狗肉、重模式不重品质、捞到钱就跑的商业模式,只会让少数处于骗局顶端的人获利、发财,多数盲目跟风的人“赔了夫人又折兵”,甚至沦为欺骗消费者的帮凶,破坏消费环境。对此,必须严厉整治违规的“俄罗斯商品馆”,规范市场环境,保障消费者权益。
一方面,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执法,对一些疯狂扩张店铺的经营主体资质、店招标语宣传、商品来源产地等问题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并依法惩处虚假宣传、无证经营等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揭露各种“财富神话”的骗人本质,规范市场秩序,不能让劣币驱逐良币。另一方面,经营个体户也要擦亮双眼,增强市场风险防范意识,不被各种营销噱头所蛊惑,慎重考虑,谨慎加盟入局。同时,广大消费者也要炼就一双“火眼金睛”,不盲目跟风消费,不入商家套路,一旦发现货不对板,要勇于维护自己自身权益。
“俄罗斯商品馆”的出现以及疯长是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有关部门要继续加大市场监管整改工作,去伪存真,给优秀的商业创新模式提供更多的成长机会,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消费需求。
彩云网评所登载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关注彩云网评,投稿邮箱yncywp@163.com,稿费从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