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时评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彩云网评 >> 云时评 >> 正文
【地评线】彩云网评:会员开了个寂寞,广告特权何时休?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14日 17:29:12  来源: 云南网

视频平台不是法外之地,用户权益不容肆意践踏,行业乱象必须狠狠“踩刹车”。

图源澎湃新闻

  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丁铁

  “充了会员还看广告,这钱花得比窦娥还冤!”近日,媒体实测多款主流视频软件发现,即便开通不同级别的会员,“广告特权”也多仅限于去除“前贴片广告”,暂停广告、植入广告、摇一摇跳转广告等十几种形式的广告仍可能出现,部分甚至无法关闭。所谓“广告特权”,不过是平台精心设计的文字游戏,用户充值的会员,竟成了“套路收割机”的燃料。​

  视频平台的“广告特权”套路,是明目张胆的虚假宣传。平台用“免前贴片广告”的模糊表述误导用户,却对暂停广告、片中植入广告等关键信息避而不谈,甚至将版权方强制插入的广告甩锅为“不可抗力”。如此“特权”,无异于餐厅宣称“免单”却只免主食,吃菜、喝汤还得乖乖掏钱。更可笑的是,部分平台的基础会员连前贴片广告都不免,直接标榜“不享受广告特权”,却仍以“热剧抢先看”为诱饵诱导充值。挂着会员的羊头,卖着广告的狗肉,付费会员的“广告特权”不过是文字游戏,平台吃相着实难看。​

  不过,比广告套路更令人反感的是“套娃式收费”的贪婪。本以为充了会员就能享受畅快看剧的爽感,结果手机端与电视端会员不互通、4K画质需升级会员、自动续费按钮隐蔽如针眼,爽感直接变成被割韭菜的痛感。手机SVIP、电视端全屏会员,基础会员、黄金VIP、白金VIP……平台将会员权益切割成无数碎片,用户想获得完整体验,必须层层加码付费。所谓会员体系,不过是层层叠叠的算计。有网友感慨:“充的不是会员,是‘填坑许可证’,每跳过一个广告坑,就要再掏一次钱。”视频APP把用户变成“人肉提款机”,真得管管了!​

  各大视频平台敢如此肆无忌惮,监管的“弱视”与“疲软”难辞其咎。尽管中消协、浙江消保委多次约谈,指出“广告特权描述不清”“自动续费难取消”等问题,平台却仅提交整改报告敷衍了事。《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明确规定“互联网广告应显著标明关闭标志,确保一键关闭”,但部分平台仍推送无法关闭的弹出广告;民法典强调“格式条款应公平合理”,平台却用“最终解释权归本公司所有”的霸王条款绑架用户。事实证明,若监管止步于“约谈”“建议”,不施以重罚,不建立长效追踪机制,平台只会把“整改”当耳旁风。​

  视频平台不是法外之地,用户权益不容肆意践踏,行业乱象必须狠狠“踩刹车”。平台应当明白,用户的信任是易碎品,一次次用套路透支,最终只会失去市场。如果一味在广告与会员间玩“躲猫猫”,在收费上搞“俄罗斯套娃”,最终被“躲”掉的,将是整个行业的未来。针对已然甚至多次暴露的问题,监管部门需亮出利剑:对虚假宣传的“广告特权”,按广告法顶格处罚;对“套娃式收费”的会员体系,责令简化并公示权益;对无法关闭的广告,坚决下架并追究责任。​

  “会员开了个寂寞”,绝非用户矫情,而是对平台难看吃相的控诉。平衡好商业利益和用户利益,消除“套路”,赢得“铁粉”,行业才能行稳致远,市场才能健康发展。

  彩云网评所登载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关注彩云网评,投稿邮箱yncywp@163.com,稿费从优。

责任编辑:高菁徽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