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足抗战地标前,读懂历史的厚重,更读懂众志成城、坚忍不拔,“踏平坎坷成大道,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民族精神,并将这民族魂刻在骨血里,指引我们走向伟大复兴的星辰大海。
图片来源于新华网
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丁铁
历史长河奔涌向前,精神火炬永不熄灭。在国务院公布的前三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中,云南省共有10个,分别为腾冲国殇墓园、腾冲滇西抗战纪念馆,龙陵抗日战争纪念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抗战胜利纪念堂,松山战役旧址,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碑,怒江驼峰航线纪念馆,施甸县抗日江防遗迹群,滇缅公路惠通桥,滇西抗日战争纪念碑。1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如历史坐标,镌刻着中华民族永不妥协的抗争记忆,也为我们学习和传承抗战精神提供了现实条件。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云南的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战线中连接中国战场与太平洋战场的战略枢纽、更是中缅印抗战的最前沿。80年,时光拂去了硝烟,但抗战地标里的故事依然滚烫。腾冲国殇墓园中,两万座墓碑无声诉说着滇西反攻的悲壮;松山战役旧址上,残留的战壕与碉堡仍在讲述“一寸山河一寸血”的坚守……地标是刻在大地上的史书,保存着民族的集体记忆。它们庄严伫立在那里,跨越时空呼唤人们走近更走进,以史为镜、以史明志,赓续铁骨铮铮的红色血脉,涵养顽强拼搏的斗争精神,以躬身入局的担当走稳许党报国的奋斗路。
作为历史长河永不磨灭的坐标、民族精神永恒燃烧的火炬,抗战地标及其背后血与火熔铸的故事,让后人得以在触摸遗迹中与先辈对话,在回望来路时校准精神方向,照亮新时代的奋斗征程。在西南联大旧址中,感受教育救国的坚守,知识分子与国家同频共振的担当;在南洋机工纪念碑前,触摸3200名华侨青年“万里赴戎机”的壮举,昂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情怀。抗战地标承载的伟大精神,在当下依然具有穿透时空的力量,激励人们将个人奋斗融入民族复兴的洪流。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抗战地标则是直观生动诠释教材的课堂,滋养一代又一代人读懂民族魂,奋勇开创未来。如今,云南的抗战地标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载体。在滇缅公路惠通桥畔,学生们通过“重走滇缅路”研学活动,感受“20万人用血肉筑就生命线”的震撼;在怒江驼峰航线纪念馆,VR技术还原“铝谷飞虎队”传奇,让青少年在沉浸式体验中理解“和平来之不易”。历史从书本走向现实,融入心魂血脉,不畏任何困难、风险勇向前的精神生生不息。
历史烽烟消散,民族之魂浩然。驻足抗战地标前,读懂历史的厚重,更读懂众志成城、坚忍不拔,“踏平坎坷成大道,越是艰险越向前”民族精神特质,并将这民族魂刻在骨血里,指引我们走向伟大复兴的星辰大海。
彩云网评所登载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关注彩云网评,投稿邮箱yncywp@163.com,稿费从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