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就能成为老百姓实实在在的幸福。
快乐拉祜,幸福达保。澜沧县委宣传部 供图
作者:陈长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近日,云南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强调,围绕加强民生建设深化改革,抓实增收、就业、教育、医疗和关爱“一老一小”等工作,在以小切口解决民生问题上有新突破。关键小事,事事不小,这些细微处的完善、小需求的满足,处处传递着美好生活的“民生温度”。
何为美好生活?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总有不同的答案。但它从来不是抽象概念,始终不变的是来自于“有感可及”,存在于“柴米油盐酱醋茶”等小事里。如出行舒不舒适、买菜便不便利、小区环境整不整洁等,这些民生“关键小事”看似琐碎平常,实则承载的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折射的是民心所向,指引的是步履所往。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越是细微处,越彰显为民服务温度,越需要用“绣花”功夫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每件小事做细做实,积小胜为大胜、积小成为大成,方能让老百姓的生活“热辣滚烫”。
小事不小,重在办好。民生哪里有堵点,哪儿有痛点,群众最有发言权,也感受最深刻。只有主动深入到群众身边,去小区树下聆听民声,去山野田间走访民情,与群众面对面沟通交流,在细微之处感受民意,才能把群众关心的“关键小事”办成“利民大事”。此外,民生实事不仅要解决着“有没有”的问题,也需要重视解决得“好不好”的问题。比如,少数公共文化空间的大门,开是开了,但未必能提供优质的文化服务;有的推动传统班线客车改用公交化模式运营,但发车班次还不能满足群众出行需求等等。在解决群众多样化、品质化、个性化需求上多下功夫,不断提升公共服务供给质量,才能不断为民生“加码”、为幸福“提速”、为生活“添温”。
小事不凡,要在普惠。“样样好”事关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普惠是最基础、最实际的考量。比如,云南每年有1500多万人外出务工,不少留守老人成了“孤独的守望者”,留守儿童也普遍存在生活、教育、安全、心理等问题,2023年云南财政支出的74.3%用于民生,如今农村和社区建起了“幸福食堂”,90%的城乡社区有了“儿童之家”,老人就餐、儿童托育有了着落。通过办好一件事,推动解决一类人的事,少数人的幸福变成了千家万户的幸福。今年云南两会提出要办好“稳定和扩大就业、学前教育普惠行动、住房保障和居住品质提升、城乡供水一体化行动、惠民交通建设”等10件惠民实事,每件都十分注重普惠性。政策的生命力在于落实,说一件就要做一件、做一件就要成一件,实实在在做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弱有所扶,云岭大地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就能更有“底气”。
小事不易,贵在持久。基层治理千头万绪,小事层出不穷、千变万化。眼前的“小修小补”解决了,“难啃的骨头”“烫手的山芋”可能正在路上。多年来,云南从办好群众家门口的学校和医院,到总结推广孟连“334”联农带农、永仁“幸福里”就业服务等惠农增收模式,再到推广“组团式”帮扶,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一张张民生清单变为幸福账单。把群众的“小事”当大事办,不仅要为当下考虑,更要为长远计。一方面,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坚持因地制宜,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脱离实际、不哗众取宠,把资金用在刀刃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才能办好更多实事。另一方面,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第一标准,群众评价高的推而广之、不满意的立即整改,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持续取得新进展,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作于细”方能“成其大”。从“小”处入手,在“微”上发力,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就能成为老百姓实实在在的幸福。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彩云网评所登载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关注彩云网评,投稿邮箱yncywp@163.com,稿费从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