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与“乡村”搭配在一起,标志着“传统”与“现代”、“市场”与“乡村”的融合。
作者:何冠军
七宣村是云南大理祥云县禾甸镇大营村委会的一个自然村,全村有1个村民小组、67户289人,是一个民风淳朴、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的彝族聚居村,“小而美”特点十分突出,“哑巴节”“土陶”具有浓烈的地域特色,被评为“国家级传统古村落”“大理州艺术家第二居所”。
近年来,当地立足七宣村自然资源、文化资源、人文历史,引入“乡村CEO”运维团队,负责农文旅宣传推广、招商引资、运营管理等工作,让“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乡村院落、田野、绿树、牌坊、红墙、青瓦、蓝天、凉风等司空见惯的事物,经“乡村CEO”妙手打造,实现华丽转向,或者成了可以愉悦身心、疗愈疲惫和焦虑的乡村美景,或者成了可以满足游客需求的民宿、瑜伽培训室、咖啡屋、书吧、特色餐饮等旅游服务设施,增加了农户收入,扩大了就业,也繁荣了乡村经济。
在广袤的大地上,类似于七宣村这样的宝藏小村并不少见。这些村庄地理位置不同,气候条件多样,拥有各具特色的独特资源文化优势。但是,实践证明,在现代经济流通循环大体系面前,无论是优质的粮食、有机的蔬菜,还是令人向往的采摘、喂养等农事体验; 无论是清新的空气、淳朴的生活,还是使人刻骨铭心的乡愁记忆……乡村中这一切美好的元素,要真正走向市场,转变为俏销的产品和服务,满足现代人对幸福生活的需求,中间还有着一段充满不确定情况的道路,面临着“惊险的一跃”,单纯靠分散的农户经营主体很难完成,必须培育引入大量“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乡村CEO”。
“CEO”与“乡村”搭配在一起,标志着“传统”与“现代”、“市场”与“乡村”的融合,赋能和美乡村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力量也由此孕育而生。“乡村CEO”能够在乡村干得风生水起,关键原因就在于他们能够紧紧把握市场脉搏,立足实际,以独特的眼光发现乡村优势,唤醒并用好曾经闲置、长期处于沉睡状态中的乡村资源,通过示范引领、利益联结等机制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打破信息不对称、抗风险能力差等短板的制约,高效对接市场,适应市场周期,促进“一二三产”融合,不断创造创新乡村产品和服务的新业态、新场景,推动乡村进入“大循环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最终实现经营效益最大化,做强做大乡村。
乡村不同,发展的突破口和着力点也各有不同,有的要做好“土特产”文章,有的要盘活集体经济,有的要擦亮旅游名片……这就决定了“乡村CEO”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工作着力点也各不相同。一些“乡村CEO”之所以出现“水土不服”现象,满怀热情激情奔向乡村,却处处碰壁,频频遭遇群众的不理解、不支持,甚至是故意躲避和冷嘲热讽,归根结底还在于他们的所学、所知、所思、所言、所行,都与乡村实际相脱离,难以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和特点迥异的乡村。坚持学以致用,结合区域、资源以及社会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加强分层分类培训,“乡村CEO”才能在乡村扎根发芽、茁壮成长,托举高原特色农业发展。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彩云网评所登载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关注彩云网评,投稿邮箱yncywp@163.com,稿费从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