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时评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彩云网评 >> 云时评 >> 正文
【地评线】彩云网评:“加码礼包”包不了长红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26日 18:55:40  来源: 云南网

“饮鸩止渴”的做法不仅损害了用户体验,也影响了平台的口碑,更重要的是,这种做法与视频行业的初衷背道而驰。

图片来源:优酷、腾讯视频截图

  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龙小碟

  “《庆余年2》收官礼15元,《玫瑰的故事》18元,《墨雨云间》24元。”6月23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从5月30日《庆余年2》的收官礼到6月22日《墨雨云间》收官礼,短短24天,视频平台的“加码礼包”价格涨了60%。

  “点映礼”“收官礼”等概念并非新鲜事物。早在2019年,《陈情令》在临近大结局之际推出“超前点播”模式,观众需要花费6元/集的价格,提前观看大结局。这一模式被不少剧迷吐槽为“割韭菜”,但在骂声中,各大平台纷纷效仿,并衍生出“点映礼”“收官礼”等付费项目。如今“加码礼包”价格水涨船高,付费追剧模式再次引发热议。

  有观点认为,“点映礼”“收官礼”等付费项目是长视频平台的无奈之举,平台需要通过内容吸引用户、留住用户、增加用户黏性,实现盈利。但问题在于,平台为何不通过提供更高质量的内容吸引用户,而选择了名目繁多的付费项目让用户“花钱买时间”?业内人士解释称,付费类项目可以给平台带来一定收益,也能“筛选出愿意为优质内容付费的用户”,激励制作方继续投入资金制作优质内容。

  这种看似合理的解释并不能掩盖“加码礼包”价格不断攀升的事实。从最初的6元/集到如今的18元、24元甚至更高,观众为了快速观剧需要支付的成本不断攀升,一部分观众望而却步,也对平台的做法产生了质疑。有观众直言:“这就是变相‘割韭菜’!如果平台能够提供更高质量的内容,相信会有更多的人愿意为它买单。”

  事实上,观众对于“加码礼包”价格不断攀升的反感并非空穴来风。近年来,随着版权成本的上升和广告收入的下降,长视频平台面临着巨大的经营压力。为了实现盈利目标,一些平台尝试通过提高会员价格、设置付费项目等方式来增加收入。然而,这种“饮鸩止渴”的做法不仅损害了用户体验,也影响了平台的口碑。更重要的是,这种做法与长视频行业的初衷背道而驰。作为文化娱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长视频行业的使命是通过提供优质的内容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当平台过于关注盈利而忽视内容质量时,就会导致整个行业的恶性循环:内容质量下降→用户流失→平台亏损→提高价格→进一步损害用户体验→质量进一步下降……没有人愿意为一项没有价值的商品或服务买单。而一旦观众开始用脚投票,这一模式也将彻底走向失败。

  对于长视频平台来说,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回归初心,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提高内容质量上,才能吸引更多用户、留住用户、增加用户黏性,进而实现真正的盈利。同时,监管部门也应加强对长视频平台的监管力度,防止其利用垄断地位进行不正当竞争和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当然,对于观众来说,也应该理性看待“加码礼包”价格不断攀升的现象。一方面,要认识到平台需要盈利的现实情况;另一方面,也要积极维护自己的权益和利益。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整个长视频行业的健康发展和繁荣兴旺。

  彩云网评所登载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关注彩云网评,投稿邮箱yncywp@163.com,稿费从优。

责任编辑:高菁徽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