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时评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彩云网评 >> 云时评 >> 正文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凝聚力量 融而共进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28日 17:58:45  来源: 云南网

多元包容、求同存异、和合共生,有形有感有效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孕育催生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

白沙壁画展览馆

  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丁铁

  团结奋进新征程,同心共筑中国梦。5月28日—31日,“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主题文化活动—云南篇”将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丽江市举行。搭建平台,具体化载体渠道,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主题文化活动将在结合地方工作实际,展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成果的同时,唤起人们珍视珍惜“融”的美好,激发携手共“进”的力量。

  “要着眼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云南,是中华民族56个成员中26个民族世居的家园,是全国民族工作任务最重的省份之一。近年来,云南省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抓手,创新创优、担当作为。在全国率先提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实施“枝繁干壮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推动26个民族守望相助结同心,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共同唱响新时代民族团结主旋律。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既需要各地做好“规定动作”,也要因地制宜,以“点”带“面”、见行见效堆垒有力支撑。本次活动举行地之一的丽江,近年来深入实施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在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让各民族儿女心贴心、手牵手。今年“五一”假期,丽江共接待国内游客283.29万人次,旅游总花费32.69亿元。壮美巍峨的玉龙雪山、群山滴翠的泸沽湖、水草肥美的拉市海、饱含着沧桑历史的茶马古道、见证民族多元文化交融的大研古镇,不仅成为共有精神家园的承载,生动注脚民族“融”而共“进”实现共同富裕。

  文化为根,精神为系,精神纽带联系越紧密,同心同向前行的脚步越坚定有力。历史上,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有一脉相承的价值追求。但实践证明,文化传承不能坐论空谈,精神家园更不能凌空蹈虚。“舍不得的丽江”让中华儿女沉醉于滇西的山河锦绣;“留得住的丽江”勾勒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动人画卷。以文化认同凝心而“融”,以共富目标激励共“进”,多元包容、求同存异、和合共生,有形有感有效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孕育催生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

  玉龙县拉市镇海南村参观“党建引领+”系列品牌工作,玉龙县拉市镇均良村体验文旅融合发展促进乡村文明建设,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参与弘扬张桂梅榜样力量活动,丽江大研古城玉河广场观摩“共同的家”文化惠民主题歌会……人们在丽江市的活动中看到的不过是冰山一角,但“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推动民族“融”而共“进”的探索与尝试始终在线。让我们准确把握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文明特质,深刻理解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内在逻辑,不断拓展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实践路径,铸就牢不可破、坚不可摧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彩云网评所登载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关注彩云网评,投稿邮箱yncywp@163.com,稿费从优。

责任编辑:高菁徽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