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最新成果,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近日召开的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提出要紧扣“努力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的战略定位,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绿色发展、制度建设等方面勇于创新、探索经验、走在全国前列,促进生态环境建设质量持续改善,把云南建设成为生态美、环境美、山水美、城市美、乡村美的中国最美丽省份,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厚植生态优势,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全面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筑牢国家西南生态安全屏障,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更大贡献的新担当新作为。
深入贯彻新思想,引领排头兵建设新实践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人类“走什么样的发展之路,怎么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的明确回答和理性选择。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不仅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战略任务,更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最大的亮点和取得的最重要理论成果是明确提出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涵丰富、博大精深,集中体现为:一是深刻把握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切实增强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二是深刻把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三是深刻把握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民生福祉的宗旨精神,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四是深刻把握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想,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系统性、科学性。五是深刻把握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的法治思维,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六是深刻把握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宏大视野,形成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高度概括和科学总结,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深邃思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最新成果,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对于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一起动手,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云南深入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要深刻把握精神实质,切实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武装头脑,指导生态文明排头兵建设实践,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对待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不断增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把云南建设成为生态美、环境美、山水美、城市美、乡村美的中国最美丽省份,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云南样板,为美丽中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谱写好中国梦云南新篇章。
厚植生态优势,着力推进绿色发展
引以为傲的“七彩云南”大地上,险峰、峡谷纵横交错,湖泊、温泉星罗棋布,江河、溪流源远流长,处处鸟语花香,风景瑰丽多彩,发展生机盎然。云南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孕育着独特的地质地貌,造就了丰富的自然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等资源优势,形成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系统多样性,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物种多样性、种类丰富的矿产资源多样性和魅力十足的人文环境多样性,生态环境优势突出,素有“动物王国”“植物王国”“生物资源基因库”和“有色金属王国”的美誉。好环境就是金山银山,资源就是资本。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大自然和先辈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更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宝贵财富与后发优势,是云南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前提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就是资源、生态就是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指出,生态环境是云南的宝贵财富,也是全国的宝贵财富,要求云南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建设一个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空气更清新、环境更宜居、人民更开心的美丽云南,成为生态美、环境美、山水美、城市美、乡村美的中国最美丽省份,必须立足云南省情,厚植美丽云南生态优势,把生态优势转化为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发展优势,最大限度释放生态红利和绿色福利,实现生态优势支撑发展优势的最大化效用,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使之成为助推脱贫攻坚强大动力,奋力谱写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篇章。这不仅是云南全面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筑牢国家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的需要,是云南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的需要,更是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要厚植美丽云南生态优势,体现生态最大价值、坚守生态最大责任、激发生态最大潜力,守护生态底色绘就美好蓝图,让绿水青山诠释高质量发展。要准确把握云南生物多样性与生态脆弱性、生物资源丰富性与生态经济滞后性、生态产品的优质性与生态价值的低效性的矛盾,切实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深刻认识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最美丽省份的目标取向和重要意义,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进一步出思路、想办法、抓推进、勤督查,加大工作力度,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重大部署和重要任务落到实处,全面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体现新担当展现新作为,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
“纷繁世事多元应,击鼓催征稳驭舟”。回应新时代,体现新担当,展现新作为,省委、省政府作出了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最美丽省份的重大决策部署,强调各级党委、政府要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重大政治任务、重大民生工程和重大发展问题来抓,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来抓,坚持生态美、环境美、山水美、城市美、乡村美,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最美丽省份。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最美丽省份,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凝聚了全省各族人民共同的心声和愿望,激荡人心、提振精神。
提高政治站位,提升思想认识。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扛起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这是云南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的前提和基础。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各级党委、政府要增强思想和行动自觉,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重大民生工程和重大发展问题来抓,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来抓,更加彰显七彩云南生态美、环境美、山水美、城市美、乡村美。
领导干部要做敢于担当作为的实干家。大力弘扬“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精神,着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云岭铁军”,形成一批又一批敢于担当作为的实干家。对标对表,坚决查处和整改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指出的问题。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为重点,确保环境问题得到全面彻底整改。
推进绿色发展。绿色发展夯实云南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的物质基础。要推进绿色发展,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规制度和政策导向,进一步优化绿色产业布局和调整产业结构,打造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大力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壮大节能环保、清洁生产和清洁能源产业,推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推进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促进乡村绿色发展、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强化乡村振兴支撑保障、坚持和完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标本兼治,全力保护好云南的绿水青山和蓝天白云。全面实施清水、净土、蓝天、国土绿化和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加快构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不断提升全省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和水平,为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夯实基础、强化支撑。要以更有力的举措,控制污染源头,狠抓末端排放治理,确保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好美丽云南,使生态环境质量走在全国前列。
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力度。深入推进“森林云南”建设,建设完备的森林体系,构建生物多样性宝库和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加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体系建设,加强制度与法规建设,不断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全面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深入推进生态系统全面治理,建立健全生态空间规划布局,落实“三屏两带一区多点”生态安全屏障。
强化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用政治文明牵引生态文明,强化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打牢政治根基,为建设最美省份提供制度保障。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体系和目标考核体系,强化“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抓好责任考核和责任追究,完善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评估和产权制度,完善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制度,加快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完善环境监管制度。
增强全社会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增强全社会的高度共识和内在自觉,把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为全民自觉行动,积极投身最美丽云南建设,共同为美丽添光彩。推进全民共治,政府积极发挥主导作用,企业主动承担环境治理主体责任,公众自觉践行绿色生活,使政府、企业、公众各尽其责,共同发力。
王传发(作者系西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