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通三迤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彩云网评 >> 理通三迤 >> 正文
【理通三迤】校准执纪“镜头” 显影权力“微尘”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14日 19:14:07  来源: 云南网

  作者:李熹

  电影《南京照相馆》中那台古老的相机,镜头所向,真实瞬间被凝固,历史的光影在显影液下缓缓浮现。一张张照片,不仅记录了城市变迁的沧桑,更在幽暗的显影液里悄然揭示了战争残忍的真相。当我们走出影院,将目光投向纪检监察事业,历史底片在显影液中显影,而权力运行的真相更需在纪律的“显影液”中无处遁形。

  镜头是公器,而非私藏。纪检监察工作需警惕“微权力”的“成像”异化。相机镜头本应记录真实瞬间,但在影片中,日本人伊藤秀夫却将其沦为大屠杀的“美颜工具”。一张小小的照片,在纪检监察工作中,反映的是“精准监督”,既要捕捉权力运行的“原始底片”,更要防止有人用“修图技术”掩盖真相。现实中生活中,有的社区干部在民生工程中“精修”数据,窗口人员为“关系户”特开“绿色通道”,学校负责人为亲属“定制”入学条件……这些看似微不足道却暗藏玄机的“微腐败”,如同被技术修饰的底片,掩盖了真实的民生图景,扭曲了权力运行的本来面貌。纪检监察工作正需如精密相机般聚焦这些“小切口”,以精准监督校正“成像”偏差,确保每一束公权力的光芒都照射在为民服务的轨道上。

  底片即初心,不容蒙尘。纪检监察工作的职责是守护政治生态的“底版”纯净。电影里小徒弟苏柳昌守护原始底片的执着,正是对历史真实与职业良知的坚守,纪检监察干部也是用纪律守护公平正义,两者皆源于对真实的敬畏与担当。作为纪检监察干部,必须“扣好第一粒扣子”,做政治生态“底版”的忠实守护者,以“四种形态”为利器,在“小问题”演变为“大窟窿”前及时干预,让纪律的“防尘罩”护住干部队伍的清白底色。我们手中的“镜头”必须对焦精准,不回避矛盾、不掩饰问题,如定焦镜头般拨开表象,捕捉关键证据链条的每一个真实细节,更应如广角镜头般全面扫描,不留死角,让每一个微小的违纪违规行为都在纪律的“底片”上清晰显影。

  显影即震慑,涤荡浊流。电影中底片成为对抗遗忘与篡改的最强力量,这和纪检监察工作“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宗旨是一致的。每一次执纪审查,每一份处分决定,都如一张张珍贵“底片”,既记录着过往的教训,更警示着未来的征途。当《南京照相馆》的片尾,阳光重新照亮那些未经修饰的真实影像,历史的重量与尊严终于得以回归。全面从严治党亦如一台永不停歇的“显影机”,以纪律为“显影液”,持续将权力的运行置于光明之下,让每一处阴影在纪律的强光中无处遁形。

责任编辑:纳子胜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