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通三迤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彩云网评 >> 理通三迤 >> 正文
【理通三迤】以监督之力擦亮清廉底色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31日 11:33:15  来源: 云南网

  作者:李金晟

  权力天然具有扩张与寻租的潜在倾向,若无有效约束,必如未加引导的激流,易生泛滥。监督是防范权力异化的堤坝,古语有云“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权力运行亦如此,唯有在监督之力的持续“流动”与“转动”之下,才能有效冲刷掉可能滋生的腐败沉渣,真正擦亮清廉底色。

  党内监督如探照灯,定向穿透,精准锁定病灶。这一监督效能的实现,源于其背后坚实的制度支撑与持续的自我革新。《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为党内监督提供了根本遵循;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深化、巡视巡察上下联动格局构建、“纪巡审”联动等创新模式探索,不断优化监督机制、提升监督效能。面对反腐败斗争新形势,针对新型腐败、隐性腐败等新挑战,党内法规制度与时俱进地修订完善,监督方式方法持续创新,确保纪律规矩成为真正带电的“高压线”,使权力在严密的组织框架内规范运行。

  群众监督似“雷达网”,全域覆盖,实时捕捉异常。其力量源于群体的广泛性、对身边事务的敏锐性以及监督的持续性。数字时代为这一监督形态插上科技翅膀,当万千民众通过“随手拍”、在线反映等途径,将点滴监督信息汇入数字网络,便凝聚成一张覆盖城乡基层、全天候运行的“监测网”。这张网对村级事务决策、惠民政策落地、小微权力行使等关键环节实现动态扫描和有效预警。正是这种源自人民、依靠人民、无处不在的监督伟力,让试图藏匿的基层微腐败无处遁形,持续净化基层政治生态,生动彰显了汇聚民智民力所形成的磅礴之势。

  舆论监督是“无影灯”,多源聚焦,消除监督盲区。舆论监督以其传播广度、即时影响与多元视角,构成监督体系的独特维度。媒体调查、网络讨论、专家分析等渠道的“交叉照射”,破除单一视角的局限,最大限度压缩监督死角。无论是传统媒体对重大案件的深度追问,还是网络平台对公职人员不当行为的即时曝光,都展现了舆论监督的多角度呈现能力。当多元主体的监督力量形成合力,不仅能推动个案公正解决,更能促进制度层面的反思与完善。而要让这束“无影灯”的光芒真正照亮治理的每一个角落,唯有如此,舆论监督的锋芒方能精准而持久地转化为治理效能。

责任编辑:许芸翡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