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通三迤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彩云网评 >> 理通三迤 >> 正文
【理通三迤】从细节处筑牢作风建设基石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29日 16:50:55  来源: 云南网

  作者:朱钰

  作风建设如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似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这一比喻生动阐明,作风的改进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从具体事、细微处抓起,从拧紧水龙头、关好长明灯的节约细节做起,从耐心倾听群众诉求、认真记录每一条意见的服务细节做起。积跬步以至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海,让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的新风正气在细节的打磨中不断充盈。

  细节之中见党性,小事里面有作风。回溯党的历史,红军行军时“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纪律,延安时期“一床棉被分半盖”的温情,改革开放后“多干实事、少说空话”的倡导,无不体现着从细节处锤炼作风的优良传统。新时代以来,从规范领导干部网络行为,到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从清理超标办公用房里的闲置家具,到规范村级公示栏的信息张贴,这种对细节的较真,正是作风建设向纵深推进的生动写照。

  忽视细节的作风隐患,往往是从“不以为然”开始的。有基层干部曾坦言:“起初觉得多签一个无关紧要的审批单不算什么,后来就习惯了对流程打折扣。”这种“小节无害”的错觉,恰是作风滑坡的起点。近年来查处的“微腐败”案例中,不少干部都是从接受管理服务对象的一杯茶、一盒烟开始,逐渐滑向违纪违法的深渊。正如古人所言:“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作风建设中的“小问题”,若不及时纠正,就可能演变成“大毛病”;服务群众时的“小敷衍”,日积月累就会变成党群关系的“大隔阂”。唯有从思想根源上摒弃“差不多”“无所谓”的心态,才能守住作风防线的每一道关口。

  抓细节促作风,既需要“眼里有活”的敏锐,更需要“手里有招”的实策。云南省整治“机关病”和“衙门作风”的实践就提供了有益借鉴,将“不得推诿扯皮”“不得拖办延办”等作风问题拆解为“十个不得”的具体禁令,将作风问题细化为可操作的禁止性条款;通过“自查纠偏、群众监督、上下促改”等方式,构建了“微察访”监督机制,精准纠治“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等隐形顽疾。作风建设必须从具体问题切入,既建立“小事清单”让干部有章可循,又完善常态化监督让整改落地见效。

  风成于上,俗化于下。作风建设的细节功夫,最终要体现在为民服务的实效上。当政务服务窗口的“一次性告知单”真正写清了所需材料的规格样式,当乡村振兴项目公示牌详细标注了每一笔资金的去向,当群众咨询的问题能得到“今天就回复”的明确承诺,这些具体的改变,远比空洞的口号更有说服力。党员干部唯有把“细致”二字刻进心里、落到实处,在每一件小事上都体现责任担当,才能让作风建设的成效看得见、摸得着,才能以优良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持续向好。

责任编辑:纳子胜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