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戴康映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作风建设的精神旗帜,不仅是推动干部正风肃纪的行动指南,更是深化巡察政治监督的价值坐标。在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历史进程中,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统领巡察监督持续深化,既是政治监督本质属性的内在要求,也是提升巡察监督效能的必由之路。
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帆”,确立巡察监督的价值坐标。政治监督的根本属性在于其鲜明的政治性,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蕴含的“人民至上”价值理念,为巡察监督确立了根本遵循。中央八项规定强调的厉行节约、改进调研等要求,与政治监督关注的权力运行规范性问题形成理论共振。巡察监督紧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四风”问题,本质上是在维护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进而厚植巡察监督的社会根基。从文山会海到公款消费、从特权思想到懒政怠政等问题的监督标准都源自中央八项规定的制度设计,使得巡察监督既具有宏观视野又具备微观抓手。
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舵”,规范巡察监督的实践路径。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蕴含的问题导向方法论,为巡察监督提供了科学的认识论工具。其坚持“小切口推动大变革”的治理智慧,启示巡察监督要善于从具体问题中发现政治偏差、在表面现象上透视政治本质,这种由表及里的监督路径极大地提升了监督的精准度。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既强调对具体问题的立行立改,更注重制度建设的治本之策。“标本兼治”的治理模式,要求巡察监督既要成为发现问题的“探测器”,更要成为制度完善的“助推器”,构建发现问题、推动整改、完善制度、长效治理的闭合链条。
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桨”,打造巡察监督的动力系统。制度治党的理论创新为政治监督提供了根本动力。中央八项规定从作风建设破题,带动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制度演进的内在逻辑推动巡察监督从具体事务监督向制度执行监督深化。政治文化重构产生的内生动力,是提升监督质效的关键因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培育的务实清廉政治文化,正在改变党员干部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文化嬗变为政治监督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生态。中央八项规定实施过程中形成的“发现问题-督促整改-警示教育”完整闭环,正在转化为巡察监督的常态化工作机制。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统领巡察监督持续深化,不断书写新时代党的全党自我监督的新篇章。这种统领不仅是形式上的统领,更是对监督理念的革新、监督方式的升级、监督效能的跃迁。当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度融入巡察监督血脉,巡察“利剑”必将焕发新的锋芒,进而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更为坚实的政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