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奕璞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经党中央同意,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党性、党风、党纪是一个有机整体,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充分体现党中央对新时代党的建设高度重视,释放出将作风建设进行到底的鲜明信号。
从“严”处入手。世间事,做于细,成于严。迈入全面从严治党新征程,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担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始终要“严”字当头,每个环节都认真、求真、动真、较真,不能有丝毫的麻痹和马虎思想。同时, 监督范围要不断拓展,将探头由“广角”变“全景”,纪律由“带电”变“高压”。在作风建设抓常抓长的基础上坚持守住节点、抓住日常,通过对干部队伍的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摒弃思想上的顽瘴痼疾,补齐短板弱项,确保管党治党更加严实。
从“细”处着眼。学习教育绝非“走过场”“搞形式”,不能“粗枝大叶”,要从细微之处着手,让人民群众对学习教育的成效可感可及。发现干部有问题就要管,该提醒的提醒,该教育的教育,着重“治未病、治初病”。要抓细抓早,不仅仅是谈话提醒,对重要人群常“提醒”、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引导党员干部汲取教训、引以为戒、警钟长鸣,对出现的问题要依纪处理,惩前毖后,真正发挥警示作用,不越雷池、不踩“红线”,让纪律的红线越来越清晰。
从“长”处发力。“堤溃蚁孔,气泄针芒”,作风建设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必须统筹力量、抓常抓长。从根本上推动党风政风持续好转,制度建设是作风建设的关键一环。制度问题不解决,发现问题,整改完了还是会出问题,不能“表面式”整改,在坚持中见常态,向制度机制要长效,管出习惯、抓出成效。因此,制度要由“标准”变“精准”,要发扬钉钉子精神,建立常态化、长效化机制,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对单位体制、机制、政策、管理等方面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要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办法,扎紧制度笼子,筑牢监管堤坝,筑牢“制度墙”,让制度约束更加精准有力,推动作风建设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