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段玉婷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农村基层治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当前,面对基层纪检监察工作存在的信访渠道不畅、监督力量分散、廉政教育实效不足等问题,纪检监察机关通过创新“下访”便民机制、深化廉政教育机制、完善干部监督机制,可以有效拓宽监督渠道、整合监督力量、筑牢思想防线、规范权力运行,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
创新“下访”便民机制,拓宽信访举报渠道。信访举报渠道不畅是制约基层监督效能的重要因素。创新“下访”便民机制,变“被动接访”为“主动问需”,打通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持续开展“清廉院心会”,搭建以村“社区”两委班子为主导,镇纪委干部、党员、群众共参与的清廉“院心会”,面对面、零距离提问题、讲政策、办村务,把监督、惩治、宣讲搬到一线,让群众全面参与基层监督。探索推行“流动接访”,组织纪检监察干部不定期走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面对面倾听群众的声音,现场受理举报线索,实现信访服务“零距离”。推广运用“监督一点通”。做实开门开放的群众监督方式,坚持信息公开、受理投诉、跟踪问效一体推进,方便群众随时随地反映问题。同时,配备村级廉情信息员,协助群众使用平台,确保举报渠道畅通。
深化廉政教育机制,筑牢廉洁从政思想根基。增强廉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筑牢干部廉洁从政的思想防线。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党纪党规,强化纪律意识。持续推进廉洁文化建设,利用廉言警句、家风家训等打造廉洁微阵地,将廉政教育融入农村生产生活。培育清廉文化教育基地,营造浓厚的廉洁氛围。推行“案例+情景”教育模式,编制基层干部违纪违法案例口袋书,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同时,开展“廉政家访”活动,将廉政教育延伸到村组干部家庭,增强村组干部的廉洁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根基。
完善村组干部监督机制,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通过完善监督机制,规范小微权力运行,确保权力公开透明。推行“三单两图”监管,编制村级小微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和廉政风险防控图,让村组干部清楚职责权限,明晰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方便村组干部对照“三单两图”自查自纠,同时也方便群众对照监督。实施“阳光村务”工程,通过村级公开栏、微信群等平台,定期公开村务信息,特别是资金使用、项目建设等群众关注的事项,确保权力运行公开透明。建立“双述双评”制度,村干部定期向村民代表大会述责述廉,接受现场质询和满意度测评,考评结果与绩效奖励挂钩,倒逼干部规范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