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开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的必由之路。作为边疆民族地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实践,“清廉云南”建设自2021年启动以来,始终以“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社会清朗”为目标,通过政治引领、制度创新、文化浸润、监督治理等多维发力,为云南高质量发展注入“清廉动能”。
坚持政治引领,压实责任体系。推进“清廉云南”建设,首要任务是强化政治担当,构建“责任共同体”。云南始终将清廉建设作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战略的核心抓手,从“清廉单元”试点到“十大行动”全域推进,形成“党委牵头主抓、纪委监督推动、部门具体落实、社会共同参与”的协同格局。县乡两级党委需进一步扛牢主体责任,将“清廉云南”建设与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中心工作深度融合。
创新制度机制,强化系统治理。高水平清廉建设离不开制度保障。云南以“小切口”撬动“大变革”,通过“项目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典型引路法”,将宏观战略细化为可操作的行动清单。在基层实践中,可借鉴“廉情监测点”“线上+线下”监督平台等创新举措,将监督触角延伸至村(居)和企事业单位,形成“发现问题—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的闭环机制。
深化文化浸润,筑牢思想防线。廉洁文化是清廉建设的“软实力”。云南深挖红色文化、家风家训、民族廉洁元素,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宣教矩阵。基层需进一步整合资源,将廉政教育基地、村史馆、民族文化节庆活动与清廉文化结合,推动“教育+文旅”融合发展,增强文化感染力。可以“清廉村居”建设为抓手,将村规民约融入廉洁理念,培育崇廉尚俭的乡风民风,从根源上遏制“人情腐败”。
突出数字赋能,提升治理效能。在数字化时代,清廉建设需插上“科技翅膀”。云南通过“智慧监督”平台,实现财政资金流转、工程项目审批等关键环节全程留痕、动态预警。基层可借鉴这一经验,搭建县级“清廉云平台”,整合巡察、审计、信访等数据,运用AI算法分析异常线索,提升监督效率。畅通群众参与渠道至关重要,通过“扫码监督”“一键举报”等功能,让群众成为“移动探头”。
推进高水平“清廉云南”建设,既是政治任务,也是发展命题,唯有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扛牢责任,以“钉钉子精神”抓实制度,以“全周期管理”深化治理,方能将清廉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作为基层纪检监察干部,更需以“时时放心不下”的担当,为绘就边疆民族地区政治生态的“绿水青山”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