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于颂霞
批评与自我批评,作为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工作作风,宛如熠熠生辉的“法宝”,在历史长河中历久弥新。它凝聚全党团结,增强全党凝聚力,助力党不断夺取胜利。步入新时代新征程,纪检监察干部更应善用这一“法宝”,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洗净尘埃、疗愈病症,强化自身“免疫力”。
会中会后结合,精准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纪检监察干部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可在会议中庄重开展,也可在日常生活中悄然推进。民主生活会上,围绕既定主题,纪检监察干部应秉持严肃态度,让批评与自我批评充满“辣味”。通过激烈的言辞碰撞,实现交流思想、检视问题、增进团结、相互监督、明确方向、共同提升之效。而在日常工作中,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需讲究时机、地点与方式方法。以平和谈心谈话为开端,摆事实、讲道理,及时咬耳扯袖,防微杜渐,避免小错酿成大患。
勇于自我剖析,敢于直面自身问题。“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纪检监察干部同样会犯错、犯迷糊。对于自身缺点与问题,要有“亮丑”“亮伤疤”的勇气,勇于承认错误与过失。这并非自曝其短,而是为避免日后犯下更严重错误,是吃一堑长一智,防止重蹈覆辙。以自我批评的方式主动揭示问题,既能获得同志理解与谅解,更彰显出光明磊落与担当。自我批评需莫大勇气,是自我反省、警醒、提高与革新的大胆尝试。只要勇敢迈出这一步,便能在组织帮助下轻装上阵,解决问题、消除隐患。
乐于倾听意见,正确提出批评建议。“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纪检监察干部手握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肩负重任,切不可只听赞扬,对批评充耳不闻。要善于倾听 “逆耳忠言”,乐于接纳各方尤其是同志的批评意见。同志间朝夕相处,更能精准洞察彼此“短板”,所提意见往往尖锐且具针对性。接受批评需有耐心,即便言辞 “刺耳”“扎心”,只要是出于公心的善意批评,无论温和还是激烈,都应虚心倾听、乐于接受,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同时,给同志提批评意见务必出于 “公心”,坚持党性原则。摒弃 “老好人”思想,杜绝避重就轻、心怀“私心”,违反组织原则。
纪检监察干部在新时代肩负着重要使命,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法宝”,是提升自身能力、加强队伍建设、维护党纪国法威严的必然要求。只有持续践行,方能在工作中不断成长,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