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欣喜于绿色消费蔚然成风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发现并挖掘新消费观念和行为背后的需求,下足供需匹配的功夫。
2024年11月14日在湖北武汉拍摄的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1000万辆达成活动现场。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丁铁
开新能源车、淘二手好物、选小份菜……这届年轻人,正在爱上绿色消费。网络调查显示,年轻消费者更愿意为可持续品牌和产品买单,超半数受访者表示会在二手平台消费。既是以实际行动践行环保理念,也包含着“可以买贵的,不能买贵了”的理性和务实。
“绿色”引领消费转型升级,而青年人则引领了新消费潮流。在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绿色低碳消费理念不断深入人心,“绿色”正逐渐成为人们生活消费的主打色,尤其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为“绿色”买单。面对消费领域的这一变化,一方面需要把握机遇,观察并对接青年群体消费新趋势,千方百计激发绿色消费潜力;另一方面也应正视当前绿色消费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想方设法补足短板,让绿色消费成为更多人的“心头好”。
当下,绿色低碳已成为影响消费者尤其是青年群体消费决策的重要因素。青睐可持续品牌、购买节能产品、偏好绿色出行……在青年群体的消费选择中,“绿色”成为鲜明关键词。以新能源车为例,2024年,新能源车年产销首次跨越1000万辆大关,占新车总销量的比重达到40.9%;在乘用车市场,新能源新车销量占比已经连续6个月超过50%。网络调查显示,80后、90后消费者中新能源车潜在用户占比更高。在欣喜于绿色消费蔚然成风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发现并挖掘新消费观念和行为背后的需求,下足供需匹配的功夫。
绿色消费的兴起,满足了年轻人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然而,在绿色消费蓬勃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短板。比如,部分绿色产品价格偏高,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绿色消费市场监管体系尚不完善,存在假冒伪劣产品;绿色消费服务供给不足,难以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如果不能尽快得到有效解决,势必将制约绿色消费的进一步发展。
面对绿色消费发展中的问题,需要从供需两侧入手,多措并举,综合施策。供给侧,在加强绿色消费供给,完善绿色消费基础设施,提高绿色消费服务便捷性、可及性的同时,要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方式,降低绿色产品生产成本和销售价格,并完善监管和服务体系,保护绿色消费积极性。需求侧,则应进一步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加强宣传教育,引导树立绿色消费观念。同时,加大“以旧换新”政策向绿色消费的倾斜力度,让消费者在改善生活中得实惠,从而激发消费潜力。
消费选择关乎个人健康和生活品质,更关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青年群体是绿色消费生力军,但绿色消费客户群体并不止于此。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不断优化消费环境、补足服务短板,才能让绿色消费成为更多人的自觉选择。
彩云网评所登载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关注彩云网评,投稿邮箱yncywp@163.com,稿费从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