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通三迤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彩云网评 >> 理通三迤 >> 正文
【理通三迤】基层工作当有“三重”
发布时间:2025年01月09日 10:35:59  来源: 云南网

  作者:鲁茸春宗

  基层工作直接面对的是人民群众,是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基层治理涵盖面广、千头万绪,大多是关系柴米油盐的民生实事,面对新征程上的机遇和挑战,党员干部要把实干、实绩、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鲜明导向,将该担的责任担起来,把该做的工作做到位,以一往无前的勇气和舍我其谁的担当,在大有可为的新时代创造新业绩。

  重实干,在思想上鼓足劲。正所谓“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基层工作不能只停留在思想层面,而是要付诸实践,实干精神是对党员干部干事创业能力的考验。新征程上,党员干部要厚植实干精神,鼓足实干劲头,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担当,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胆识,勇于向体制机制障碍“开刀”、敢于向重点难点问题“亮剑”,在实干中打开新局面,开创新境界。
重实绩,在能力上加满油。对基层干部的考核,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而是应突破常规,注重实绩。新征程上,各种“娄山关”“腊子口”层出不穷,一些干部本领不够过硬,能力跟不上形势要求,面对各种“梗阻”“硬骨头”,心中无底,束手无策,有的仅凭老经验“依葫芦画瓢”,有的随意应付了事,工作打了折扣,“实干”就成了空谈。因此,党员干部要努力提升实干担当的能力和水平,锤炼过硬本领,补足经验短板、能力弱项、知识盲区,方能在困难处“辟新径”,在穷尽处实现“柳暗花明又一村”,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重担当,在作风上把稳舵。作风上偏一寸,行动上就会偏一尺。作风既体现着党员干部的政治成色,也决定着党员干部的干事状态。党员干部把稳实干作风之舵,不图虚名,不做虚功,力求实效,决不能调门高、行动少,让实干担当成为空头支票,也不能“只求不出事,宁愿不做事”,让履职变成打太极,更不能搞所谓“面子工程”“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让实干偏离群众的需要。在开展乡村振兴工作过程中,更要将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贯穿工作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以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决心,勇担重任。

责任编辑:许芸翡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