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时评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彩云网评 >> 云时评 >> 正文
【网评大赛】亦城亦乡 创造更美好生活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12日 17:46:00  来源: 云南网

在完全城市化没有到来之前,立足亦城亦乡,才能追求更优质教育、更稳定工作、更可靠保障、更高水平医疗服务和更舒适居住条件,更好活在当下、创造未来。

云南禄丰五台山

  作者:云南船长

  “回得去的是老家,回不去的是故乡。”似乎成了与笔者一样,从农村走出来到城市读书,留在城市工作定居的这群人,内心深处根之所在、情之所系的乡愁。

  当前短视频小屏时代,越来越多城乡文化被带回公众眼前。通过不停“刷”手机,我们看到了熟悉而陌生的小县城正在发生的改变,一面是让人感到高兴的惊喜,电商等垂域产业发达、文旅经济蔓延、消费商业下沉带来的繁荣与经济稳步攀升,另一面是令人郁结的忧愁,城乡教育空心化、人才流失严重、城市规划诸多乱象以及省州一级经济体虹吸现象让这儿的生活难掩落寞。

  城镇化1.0时代,进城大军主要是农村精英群体,比如考学成功的大学生,在城市务工经商成功的进城农民,以及城市扩张带来的征地拆迁人口,年轻劳动力进城务工,留守农村老人则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城镇化2.0时代,县城加快了市政建设,广场、商业综合体、电影院、游乐城、公园、图书馆等,不再只是大城市“专属标配”,县城也慢慢具备了都市化生活条件,吸引更多年轻人前往工作生活。

  只不过,年轻人的“城镇化”几乎都是以透支形式来实现的,如为了短期内实现进城买房定居,常常需要聚集几代之力,花光积蓄、透支未来。他们落脚县城,也不意味着要连根拔起,彻底远离乡村,往往都还保留着乡村社会关系网络和风俗习惯。进城后不少年轻人还要维系乡村人情往来,依靠纯粹的互惠原则进行社交,并通过原有的社会关系不断构建县城新的社会关系网,如习惯于“经营”血缘和地缘关系,构建新的人际人情圈等等,甚至笔者身边部分家庭选择落脚县城,只是因为离乡村较近,可以往返于城乡,形成“可进可退”的家庭发展模式。

  创造美好生活新图景,就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对于进城的年轻群体来说,这个最大实际就是亦城亦乡!尊重并接受亦城亦乡的生活模式,年轻人才能在县城体验并适应都市化生活方式,完成自身家庭发展任务,带动下一代完成城市化;老年人只有在农村过着乡土生活,才能最大程度完成家庭再生产任务,过上“低消费、高福利”养老生活,让年轻人减轻养老负担。

  乡村是进城年轻人的退路,有退路有后盾才会更有安全感。在完全城市化没有到来之前,立足亦城亦乡,才能追求更优质教育、更稳定工作、更可靠保障、更高水平医疗服务和更舒适居住条件,更好活在当下、创造未来。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彩云网评所登载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关注彩云网评,投稿邮箱yncywp@163.com,稿费从优。

责任编辑:许芸翡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