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彩云网评 >> 云时评 >> 正文
【网评大赛】携手自然共创云茶和云南发展“日日新”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24日 17:22:00  来源: 云南网

充分发挥茶民的积极性,传承独特生产方式,赓续古老生态智慧,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才能历久弥新、不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景迈山古茶林

  作者:何冠军

  2023年9月,中国“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7项世界遗产,也成为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从此,云茶和云南又拥有了一张走向世界的耀眼“名片”。深入了解景迈山古茶林的历史和现实,准确把握其形成的内在规律,对于推进云茶不断创新、汇聚云南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实现“3815”发展战略具有决定性的重要意义。

  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位于普洱市澜沧县,涉及惠民镇的景迈、芒景两个村,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好、年代最久远、面积最大的人工栽培型古茶园,被国内外专家学者誉为“世界茶文化历史自然博物馆”。5片古茶林、9个传统村落、3片分隔防护林,构成了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的遗产要素。

  从茶的品质风味来看,景迈山的古树茶自带独有的兰花蜜香,关键原因就在于这里茶山不是整齐划一的台地茶,而是融入到了森林之中,多样的植物生物在古茶林中共生共存,风的声音、泥土的味道、草木之间无声的对话,林间万物的相互作用、互相融合共同滋润出了这一片翠绿的茶芽。

  事实上,景迈山的古树茶难以复制的独特魅力,源于天成,也源于人力。当地村民世代传承遵循自然、敬畏自然的观念,无论是村寨人居建设,还是采茶旅游,都坚持顺应环境生态之势,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力的干预干扰、杜绝过度开发,使人在草木间的“茶”字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诠释。千百年来,人们依存于大地,在此劳作、在此休憩,与自然和谐相处、携手同心,创造了这片由阳光、山水、森林、清风、物候、鸟鸣、虫吟、村居等诸多要素组成的生态系统,产出了支撑生活的物质,也安放了内心渴望的乡愁,孕育了“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这一世界遗产。

  出名后的景迈山古茶林无疑是自带流量的IP,有了走红、出圈的潜质。云南本就是世人心中的“诗与远方”,“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进入世界遗产后,更是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不远万里、慕名而来。对于景迈山、云茶和云南发展来讲,汹涌而来的人流和井喷式增长的云茶消费者,既带来了接住“泼天富贵”的机遇,也带来了维护生态平衡的考验。能否经受眼前利益的诱惑,一如既往地守住人与自然边界,不因一时赚钱而委屈环境、牺牲生态,关系到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的今天,也直接影响着云茶和云南发展的明天。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成就一方水土。当地村民不仅是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的“制造者”,更是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守护者”。对于这方朝夕相处的古茶林,他们有着最真挚的眷恋,也有着最深入的了解,更有着最敏锐的感知。早在2007年,为了保护景迈山,当地的村民代表就曾一起庄重宣读《景迈山宣言》:“今天,我们捧着景迈和芒景的泥土、植物和泉水站在这里,我们想让人们听到来自大地深处的声音……”充分发挥茶民的积极性,传承独特生产方式,赓续古老生态智慧,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才能历久弥新、不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带动云茶和云南发展“日日新”。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彩云网评所登载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关注彩云网评,投稿邮箱yncywp@163.com,稿费从优。

责任编辑:纳子胜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