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时评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彩云网评 >> 云时评 >> 正文
【地评线】彩云网评:防治校园霸凌不能留死角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31日 18:16:42  来源: 云南网

防治校园霸凌除了技术覆盖无死角,校纪校规、心理疏导、观念认识等方面同样也要无死角。

图源:人民日报微博

  云南网评论员 许芸翡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通知,对各地开展的校园暴力与学生欺凌防范治理专项行动提出具体工作要求。通知明确了,要制定细化校纪校规,明确不同欺凌行为的相应惩戒举措;校要成立欺凌治理委员会,对欺凌行为进行认定,依法依规进行处理;每班每学期至少组织2次学生欺凌防治主题班会;要在楼道、天台、储物间等隐蔽场所,做到视频监控全覆盖等方方面面。

  近年来,校园霸凌事件频发,屡屡登顶网络热搜,成为社会关注讨论的话题。从湖南娄底7岁女童被十余名同学“短暂围住拍打”,到山西大同10岁男童持续两年遭受同寝2名男生欺辱甚至性侵,再到福建一初中生被同学逼迫吃粪便……涉事未成年人呈低龄化趋势且霸凌形态多样化。校园霸凌事件侵害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也给本该教书育人的校园蒙上的灰尘。因此,惩治校园霸凌既是保护未成年的题中之意,更是营造一个健康的校园环境的必要举措。

  今年4月份,教育部会同公安部、国家消防救援局等部门召开全国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视频会议提出要深入实施学生欺凌防治专项行动,形成长效治理机制。时隔一个月再次印发通知对各地开展的校园暴力与学生欺凌防范治理专项行动提出具体工作要求,足以看到防治校园霸凌的紧迫性,以及有关部门对挖除校园霸凌土壤滋生土壤的决心和态度。在此次发布的通知中,制定细化校纪校规、成立欺凌治理委员会、做到视频监控全覆盖……可以说是从技术手段到人为干预,从顶层设计到具体执行方方面面都有提及,力求防治校园霸凌工作无死角、无盲区。

  但是,扫除校园霸凌的死角、盲区很多时候不是仅靠技术手段就能实现。监控能够监看到现实的世界,可是监控不到人心。换句话来说,防治校园霸凌除了技术覆盖无死角,校纪校规、心理疏导、观念认识等方面同样也要无死角。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校园霸凌事件发生后,学校都更愿意去充当一个“和事佬”,想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更别说有什么严厉的惩处措施,而这正是每次事件发生后令公众起气愤之处。而有些施暴家长总是拿“他只是个孩子”来说事,甚至以孩子前途作为道德绑架的筹码。受害者家长也总是抱着得饶人处且饶人的心理。凡此种种,都是防治校园霸凌中的盲区和绊脚石。虽说此次下发的通知中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行动方案,包括明确不同欺凌行为的相应惩戒举措、面向所有教职员工和家长定期开展学生欺凌防治专题培训等,但是也正如网友所担心的,到底能不能落到实处?成立治理委员会的话,人员构成,主管部门,规章条款,都有明确规定吗?有的话如何推进如何监督?没有的话又准备给老师增压了是吗?

  防治校园霸凌工作就该无死角,可推进落实起来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家庭等各方力量紧密配合。接下来,各地当以教育部印发通知为参考,因校制定更为详细的方案,让校园霸凌不复存在,让每一孩子都能快乐、健康地成长、求学。

  彩云网评所登载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关注彩云网评,投稿邮箱yncywp@163.com,稿费从优。

责任编辑:高菁徽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