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舒婷
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为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构建新发展格局,需在青年科技人才工作上持续发力,加强青年科技人才的引导、培养和选用工作,在科技创新的新征程上注入不竭青春力量。
“靶向引才”充实队伍。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阵地,对青年人才的需求最渴望、最迫切。要健全人才引进机制,积极融入国家科技人才发展战略,优化科技人才进驻福利政策、减轻科技人才非科研负担,栽好引才“梧桐树”,将政治素质好、专业能力强的科技人才引进来,打造一支敢担当、能创新、愿奉献的高素质青年科技人才队伍。要坚持“靶向引才”,立足实际找准需求,“量体裁衣”定制科研岗位,提升人岗适配度,有效促使人才融入当地的科技研发、产业发展等创新驱动环节,让人才有的放矢、精准发力,推动各行业快速发展,加快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人才生态。
“精心育才”建强队伍。青年科技人才是我国科技人才队伍中的生力军,是科技创新发展的源头活水。关键技术要不来、讨不来,唯有涵养好孕育好青年人才的源头活水,才能牢牢掌握创新的主动权、发展力。因此,要将人才培养放在突出位置,建立全方位、多样化的人才培养体系,才能深度融入科技强国路线。要持续探索自主培养机制,促使各研究机构分门分类、针对性培养人才,提高青年科技人才培养的规模和数量。要创新培养方式,为青年科技人才与高校、研究院所搭建桥梁,建设共建共享科研基地,为青年人才与前沿科学家提供交流学习平台,为基础研究事业培育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
“精准护才”用好队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是做好人才工作的重点任务,要大胆使用青年人才,激发创新活力。加快科技创新要鼓励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中“挑大梁”“当主角”,破除学术界“论资排辈”现象,给予青年科技人才更多的信任、更有力的支持,让青年科技人才的潜能得到充分激发。要加强科研经费保障力度,针对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定制科研项目“第一桶金”,保障科研早期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青年科技人才的创新创造价值,为科研创新保驾护航。要不断深化科技人才评价机制改革,坚决破除“四唯”,坚持以品德、能力、业绩作为评价导向,促使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激发创新型青年科技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