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人终将老去,但总有人在年轻。广大青年当以老一代航天人为榜样,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攀登航天,让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早日实现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梦想。
邓清明参加人船联试作。孔方舟 摄
云南网评论员 许芸翡
据新华社报道,11月29日23时08分,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此次出征的是费俊龙、邓清明、张陆3名航天员领。他们将带着党和人民的期望重托奔向“天宫”,踏上为期6个月的飞天圆梦之旅,将在太空见证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正式建成的圆梦时刻。
当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公开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阵容,无数网友为邓清明感慨和祝福。为了这张“太空门票”,他准备了近25年。人的一生能有多少个25年,邓清明却为航天事业,坚守飞天初心甘做“备份”25年,这样的精神令无数网友动容。1998年1月,邓清明入选中国首批航天员,而邓清明是其中唯一没有执行飞天任务又仍在现役的航天员,而他并未气馁,仍然坚守初心,扎实训练,56岁终圆飞天梦。正如他在见面会上所说,“太空不会因为故事感人就向我张开怀抱”。
邓清明诠释出来的坚守与奋斗正是我国广大航天工作者的缩影。从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起步建设,到如今拥有自己的太空家园,筑梦苍穹三十载,中国航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栉风沐雨、接续奋斗,逐步实现了从搭载一人到多人升空,从舱内作业到太空行走,从短期遨游到中、长期驻留的历史性跨越,这是一群甚至几代航天人的背后的坚守与拼搏。从2021年4月天和核心舱发射到此次神舟十五号任务,中国载人航天在19个月内,密集实施11次发射、2次飞船返回、7次航天员出舱,4个飞行乘组12名航天员接续在轨工作,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组装建造如期完成,整个过程环环相扣、一气呵成、堪称完美,跑出了新时代中国航天发展的加速度,也是对披荆斩棘的老一辈航天人最好的慰藉。
一代人终将老去,但总有人在年轻。我国首飞航天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的杨利伟已经57岁,神舟六号、神舟十五号两次执飞的费俊龙已经有57岁,此次圆梦首飞的邓清明也已经56岁,还有无数默默付出、不被熟知的人,他们把最好的青春献给中国的航天事业,把梦想带到了浩瀚的太空。青年一代也当主动中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重任。此前,在太空“出差”的航天员刘洋与航天工程大学的学子们视频连线鼓励:“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同学们,中国航天的未来需要你们,我在航天员大队等着你们!”
仰望星空,追梦不止。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中国航天正在以新的伟大奋斗开启新的征程。需要更多像邓清明一样为梦想而坚持、为事业而奋斗的逐梦人。同时,广大青年作为实现航天强国目标的有生力量,当以老一代航天人为榜样,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攀登航天,让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早日实现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梦想。
彩云网评所登载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关注彩云网评,投稿邮箱yncywp@163.com,稿费从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