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有勇与拉祜族村民交流
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何冠军
“澜沧江边蒿枝坝,林下药材满山崖,生态有机三七花,人人见了人人夸……”蒿枝坝的村民,都喜欢唱朱有勇根据山歌编的这首《蒿枝坝的花儿开了》。
朱有勇扎根云岭大地,把院士工作站建在贫困山村,积极投身脱贫攻坚战场,提出了“精神+产业+技能”扶贫模式,创办院士科技扶贫指导班,“手把手领着老乡干,实实在在做给老乡看,”为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培养了一大批科技致富带头人,带领深度贫困的“民族直过区”村民发展特色产业,改变了当地贫困落后的面貌,被称为“农民院士”。
“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种子的特点是蕴含生命活力,具有冲突一切阻力也要萌发的坚韧意志。从这个角度看,朱有勇就是这样一粒种子,他深入到贫困群众中间,燃烧自己的生命,释放光热,奉献社会,温暖他人。从他的院士科技扶贫指导班走出来的乡土人才,学习了知识技能,也经历了精神的烛照,燃起了热情,唤醒了生命深处沉睡的力量,也如一粒粒“种子”般洒遍澜沧大地,无形中形成“星火燎原”之势,成为了决胜全面小康的主力军。
有人说,高擎火炬的人心中必有火炬。优秀的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够克服各种困难,经受各种考验,干出一番事业来,就在于他们具有坚如磐石的理想和信仰,始终坚守着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的焦裕禄,“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王进喜,以“樵夫”自许、把为党和人民工作当作最大快乐的廖俊波,都是心中有火炬的共产党人。“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将铁一般的信念植根于心,燃烧自己的同时,必然能引燃他人的心灵,照亮前进的道路,带来核裂变般的魔力,唤起更多不畏艰险的果敢和智慧,汇聚起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亮度”。即使是再平凡的个体,也有“燃”起来的可能。就像鲁迅先生所说,“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共产党人无论职位高低、权力大小,做一个心中有火炬的人,站稳自己的位置,扛起自身的责任,就能烛照一方,成为团结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力量的核心。
做心中有火炬的共产党人,是荣光,更是责任和担当。每个共产党员坚持做到“心有火炬”,我们党必能在新的奋斗征程中书写更多的奇迹。
相关评论:
5.【“彩云杯”网评大赛】融入新发展格局,云南应朝两个方向努力
13.【“彩云杯”网评大赛】以高质量党建为“十四五”保驾护航
彩云网评所登载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关注彩云网评,投稿邮箱yncywp@163.com,稿费从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