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名大学生正在调试拍摄设备。新华社记者 贾雨田 摄。
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杨艳
1928年10月13日,从云南蒙自县芷村镇查尼皮村的一间茅草屋里,传出一阵低沉而雄浑的《国际歌》声,十七位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背负神圣历史使命的年轻人肃立在火塘周围,召开了中国共产党云南第一次代表大会,为黑暗中的云南点亮一盏明灯,开启了云南风雷激荡的红色篇章。
从蒙自芷村镇查尼皮村的茅草房、木方桌、小马灯,到丽江石鼓渡口高8.1米的“红军长征渡口纪念碑”连同纪念室里的红军长征遗物,从昭通威信的扎西会址,再到昆明寻甸柯渡镇丹桂村的红军长征纪念馆,一处处革命遗址遗迹就是一个个红色基因库,一件件革命文物就是一本本鲜活的历史教科书,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承载着革命先驱的初心使命。
学史,为明理、为增信、为崇德、为力行。历史从来都不是虚无的,而是由一个个具体事件和具体的人组成的。党史中蕴含着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精神密码和赤诚为民、忘我奉献的血脉基因。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结合实际就地取材,深入挖掘当地红色资源,开展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党史学习教育,让云南红色历史资源成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鲜活教材,教育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实事求是、艰苦奋斗。不断从本土红色资源中汲取前进力量,让历史“活”起来,实现红色基因代代传。
“1935年2月,中共中央边行军边在威信水田寨花房子、大河滩庄子上、扎西镇江西会馆分别召开政治局常委会议、政治局会议、政治局扩大会议,进行‘扎西整编’……”“1936年4月,中国工农红军二方面军在贺龙、任弼时、肖克率领下,从这里渡江,北上抗日……”我们要深入到中共云南地下党建党旧址、曲靖会泽龙潭烈士陵园、昆明嵩明灵云山革命烈士陵园、昭通威信扎西会议纪念馆等革命遗址遗迹开展现场教育学习。不断创新方式方法,聆听老党员、老干部讲述革命故事,品读党史等方式,重温红色记忆、传承革命精神,在学习党史中赓续初心使命。
一次次回望来时的道路,才能更加笃定前行的脚步。引以为豪的云南红色革命历史,不但是党百年奋斗路的辉煌印记之一,也是深入开展党史教育的现实土壤,更是党员干部的精神宝藏。在今天,全省党员干部既要有“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概,“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的情怀,还要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精神,从百年党史中获取精神养分,在红色资源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冲破一个个挡在前面的“娄山关”“腊子口”,坚定笃行,履职尽责。
相关评论:
5.【“彩云杯”网评大赛】融入新发展格局,云南应朝两个方向努力
彩云网评所登载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关注彩云网评,投稿邮箱yncywp@163.com,稿费从优。